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 最好的txt下載網
豪言壯語(2)
這段故事載於唐人李冗的《獨異志》一書中,歷來被文人墨客引為妙談。我們可以看到,古人“自吹自擂”的手法絕不遜於今人,不僅大膽豪放,而且別出心裁,富有戲劇性。
樹碑立傳
如果覺得在他人和媒體面前顯擺幾句、發幾句豪言壯語還不過癮,那就把自己的光輝業績、先進經驗編成一本書好了。製作成電視專題片,或者在報章上付費刊發整版的報告,性質也差不多。這樣做的好處,一是有足夠的版面和時間,二是說什麼怎麼說可以由自己完全把控,三是有蓋棺定論的效果。正因為如此,大凡有點成就的人士都樂此不疲。
在中國,政府官員和文化人士長期以來寧願自掏腰包,也要替自己出版幾本傳記或作品集,然後送給朋友、同事、業務單位。西方的政商高層在退休之際,也會以一部回憶錄為自己作總結,如克林頓、傑克·韋爾奇、郭士納等,只不過他們寫作的東西能賣到市場上。近年來,國內的企業家和社會名人也開始熱衷此道,如王石、馮小剛等。為成功人士(或者單位負責人)捉刀寫傳記、出版專著、拍攝電視專題,是一個巨大的、永不疲軟的市場。
在廣告、策劃、銷售代理、公關等中介服務行業中,出版案例集和理論專著的現象非常突出。以營銷策劃行業為例,差不多每一個知名的策劃人都是半個作家。李飛、餘明陽、文碩、陳放、葉茂中、張大旗、王志剛、何明志、趙德榮、朱耿洲、沈駿、王克、孔繁任、朱玉童、譚新政……無不以個人著作名世。有的機構更是長期堅持不懈地推出系列叢書,如派力營銷、三木廣告、葉茂中機構等等。有了幾本自己的著作擺在案頭,不僅可以說明自己實戰經驗豐富,還說明自己也是有思想、有理論的人。
從業十多年來,葉茂中陸續出版了十多本自己的案例總結和理論專著——《葉茂中策劃》(分“想”卷與“做”卷)、《創意就是權力》、《廣告人手記》、《聖象品牌整合策劃紀實》、《轉身看策劃》、《新策劃理念》(包括《葉茂中談廣告》、《葉茂中談策劃》、《葉茂中談創意》、《葉茂中談品牌》、《葉茂中談營銷》、《葉茂中談調研》等6冊),平均下來每年一本,與一個專業作家無異。在文章的結尾部分,葉茂中都會對自己策劃工作的成效不吝褒揚,有的還以大量的資料為證:“這種品牌形象的提升更直接促進了雪津啤酒的市場銷售。2001年雪津產銷量約30萬噸,2002上半年雪津產銷量就達到20.6萬噸。到年底這個數字變成了43萬噸……福建媒體稱之為‘雪津現象’。”儘管有些葉茂中服務過的企業並不認為他的工作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有些專案並未獲得持久的成功,但在厚厚的著作和高調的宣傳面前,你很難不相信葉茂中的能力和經驗,也難以阻止葉茂中名聲的不斷膨脹。
引述他人讚譽
自己說自己如何了不起,很多人都會覺得有誇大、吹噓之嫌,而且降低了可信度。最穩妥、“客觀”的方式是引述別人對自己的讚譽:“這可不是我自己說的,某某人物是這麼認為的。”借他人之口為自己“鍍金”,比自己評價自己效果更好,也更安全。如果給予讚譽的是某位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那麼這種評價將更可信、更權威。
大詩人李白當年為了求得荊州長史韓朝宗的賞識與保薦,寫下了一篇著名的《與韓荊州書》。自我誇耀一番之後,李白沒有忘記加上一句:“王公大人,許與氣義”——王公大人都讚許我有氣概,講道義。李白顯然覺得,如果僅僅是自己說自己好,而沒有“王公大人”的評價,說服力是不夠的。
葉茂中在自己的著作中,經常引用“××老闆”、“××老總”的說法來證明自己的策劃效果:策劃作成之後,老闆打電話給他,欣喜地說銷售形勢如何一片大好,新品上市如何成功,廣告反應如何熱烈。1998年,葉茂中為湖南紅豆食品公司提供營銷策劃服務。在《轉身看策劃》一書中,葉茂中轉述紅豆公司丁總的話說:銷售相當火爆,經銷商拿著現款來要貨,廠裡天天加班加點都跟不上。
王志綱在一本書中描述了他與胡潤初次認識的經過:某次開會,坐在他身邊的胡潤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跳了起來:“請問,您就是王志綱先生?大名鼎鼎的地產‘教父’?”“我叫胡潤,就是弄《福布斯》排行榜的那個胡潤。早就聽說您的大名,一直找您找不著,沒想到今天碰上了。”“許多人都對我說,要想了解中國的富豪,王志綱這個人非見不可。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