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6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投稿有點說道。我寫完一篇紀實稿,先考慮兩刊一報,就是《知音》、《家庭》和《華西都市報》這三家千字千元的報刊,如果這三家上不了,再找《女報》、《婚姻與家庭》、《戀愛婚姻家庭》等稿費稍微差一些的刊物,如果這樣的二流刊物還上不了,那就只有考慮千字一二百元的三流雜誌了。紀實稿件主要在雜誌上發,有幾家報紙有特稿版,但除了《華西都市報》,稿費都非常低,沒什麼意思。”楊建明問:“這麼多刊物,怎麼投啊?現在都要求一稿一投,你的稿子給了這家,他們讓你等,一二個月後說不行了,你再投另一家,還讓你等,什麼時候是個頭啊?我聽說紀實稿子時效性很強,在事件發生後短時間內上不了稿,這稿子就有可能廢了,而且現在寫紀實稿子的人這麼多,同一個事件,肯定會有好幾個人寫,都想盡快發出去,想想都頭疼。”
尹桂生說:“現在哪行也不好乾,人太多,這個事實誰也改變不了,所以我們只能找竅門。對兩刊一報,我一家跟一個編輯,和他們處好關係,發現一個題材,我覺得適合哪家,就馬上和哪家的編輯溝通一下。編輯在一個刊物做得久了,一搭眼就知道這個題材適不適合自己的刊物,感覺適合了,就會指導你從哪個角度寫,不適合,就會告訴你趕緊和別的刊物編輯聯絡,基本上不會耽誤事。這三家的編輯即使把你的稿子留下來等終審,時間也不長,一般不會超過十天,因為《知音》、《家庭》一個月出三本,《華西都市報》是日報,每天都需要至少一篇紀實稿件。對二流刊物,我也一家跟一個編輯,他們審稿,也是很快的,一般不會超過一個月。一篇稿子,如果一二流的刊物上不了,就可以放羊,群發給那些三流刊物和有特稿版的報紙,這樣可以增加點收入。但對一二流的報刊來說,你絕對不要一稿多投,否則壞了名聲,這些報刊的編輯就會把你列入黑名單,你就自斷了財路,因為紀實稿寫手主要靠這一二流刊物掙錢,在一二流刊物上發一篇稿子,等於在三流刊物上發十篇稿子。”“那要是撞車了怎麼辦啊?比如同一個新聞事件,我寫了,你也寫了,同時給了一家刊物,編輯覺得都可以用。”楊建明接著問。尹桂生說:“不同的刊物,處理的方法也不一樣。比如《知音》的編輯,如果他們覺得這幾個寫手寫的水平都差不多,他們就會把這幾個寫手的稿件綜合起來,各取精華,編輯成一篇新的稿件,稿費這幾個寫手均攤,《家庭》和《華西都市報》等報刊基本上是誰的稿件先到就發誰的。”楊建明嘆口氣說:“看來這紀實稿件寫是一方面,主要還是在於怎麼投。”尹桂生笑著說:“對啊,稿子也是一種商品,我們要善於經營,把它們賣到最值錢的地方,或者多賣幾個地方,總之一條原則,就是實現價值的最大化。對於情感文章、小品文什麼的,投稿原則和紀實稿件基本一樣,先給《家庭》、《讀者》(原創)等稿費高的,用不了再天女散花,給稿費低的雜誌和報紙。”
楊建明問尹桂生現在一個月的稿費收入能有多少,尹桂生說和以前差不多,平均也就二三千的樣子。楊建明想想說:“看來以寫稿為生,也是不容易啊。”尹桂生說:“一些有名的寫手,寫稿只是他們的第二職業,或者說愛好,他們都有正式工作,比如記者、教師、公務員什麼的。”頓了頓,尹桂生問:“楊哥,你也打算開始寫稿了?”楊建明嘆口氣說:“記者站畢竟不是久留之地,我得儘早找好退路。現在看來,做一個自由撰稿人也挺不容易的,真愁人啊!”尹桂生說:“稿子肯定是要寫的,不過不一定非要做自由撰稿人,那樣太累,也沒有保障,我的想法是或者考公務員,或者以稿件作敲門磚,去報社或雜誌社做編輯,寫稿可以作為一種業餘愛好,可以怡情,又能增加收入。”楊建明點頭稱是。分手時,尹桂生給楊建明找了一些雜誌,回去的路上,楊建明又在路邊的書攤上買了幾本,又到書店,買了有關考公務員的書籍。
晚上七點多鐘,楊建明正在研究那些花花綠綠的雜誌,蘇嫣突然打來電話,說自己現在在省城,問楊建明在哪裡,楊建明便讓蘇嫣打車來到自己單位。一見面,蘇嫣就說:“我這次來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本不想和你聯絡的,沒想到見到了幾個高中同學,大家多年不見,鬧的時間長了,下午就沒趕回去,晚上本來還要鬧的,我找個藉口跑出來了。”楊建明裝作不高興的樣子說:“來了也不先打個招呼,實在不得已了才來找我,怎麼,你到現在還把我當外人啊?”蘇嫣急忙辯解:“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這幾天正追著白家明談離婚的事,不想讓他抓住什麼把柄。”想到上次和白家明不愉快的談話,楊建明重重地嘆口氣說:“這個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