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3/4頁)
絕對6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字。難道想欲做女博士麼?”甄氏回答:“古之賢者,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試。不知書,何由見之?” 時值天下紛擾,加上連年饑饉,百姓皆拋賣金銀珠玉寶物以換取食物。因為甄氏家鉅富,所以趁便宜收買儲藏許多。甄氏對母親說:“今世亂,何多買寶物?此取禍亂之端也。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又兼左右皆飢乏,不如以谷賑給親族鄰里,廣為恩惠也。”舉家皆稱其賢。 及笄後甄氏嫁給袁紹之子袁熙。袁熙似乎不太懂得憐香惜玉,她生活苦悶,寫下閨怨一類的作品。《古詩源》中收錄了她所做的《塘上行》: “浦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果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眾品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賢豪故,捐棄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捐棄蔥與薤;莫以麻枲賤,捐棄菅與蒯;出亦復愁苦,入亦更苦愁。邊地悲風,樹木何蓊蓊;從軍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東漢獻帝七年,袁紹擁有冀、並、幽、青四州,但在官渡之戰中被曹操打得慘敗。戰亂之中,曹植在洛河神祠偶遇藏身於此的袁紹兒媳甄氏,驚其豔麗,贈白馬一匹助她逃返鄴城,甄氏亦回贈玉佩以酬解危之誼。袁紹慚憤成疾,不久急愧而死,其子袁譚、袁尚為爭權互相攻擊,兄弟鬩牆極大地消耗了袁軍的殘存的力量。曹操乘機猛攻黎陽,譚、尚大敵當前合兵一處,但還是保守不住城池,逃到了鄴城。袁譚、袁尚勢不兩立,都想滅了對方而後快。袁譚兵力不如袁尚,反向曹操求救。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終曹操借袁氏內訌完全消滅了袁紹的勢力。 當時曹操的次子曹丕,年方十八,隨父從軍,城破後當即躍馬徑直到袁氏府舍。曹丕提劍下馬,徑入後堂,只見一箇中年婦人,坐在那裡獨自垂淚,膝下有一個少婦跪著嚶嚶哭泣。那中年婦人是袁紹的妻子劉氏,少婦是袁紹第二個兒子袁熙的妻子甄氏。袁熙已帶著他的殘兵敗將匆匆逃往遼西。甄氏滿臉淚水,脂粉模糊,卻似梨花帶雨,一種嬌羞情態,已是欲蓋彌彰,動人憐惜。曹丕不由得動了心,他攬袖近前,替她拂拭淚痕,真是桃腮杏臉,美豔絕倫,有一種說不清的氣息。曹丕即自述姓名,叫她放心。劉氏一聽是曹操的世子,忙令甄氏下拜襝衽。甄氏含羞施禮,偷覷曹丕面容,一位翩翩少年,英姿瀟灑,儀表風流,不由的勾動芳心,含情脈脈地注視著曹丕。曹丕痴立多時,心思忽悠。 忽然聽見外面人聲嘈雜,原來曹操進來了。曹操問及袁氏家屬,曹丕便入內引出劉氏及甄氏。曹操見甄氏沉魚落雁的姿色,心裡也怦怦亂跳,便問劉氏:“家裡如何只留下你二人?” 劉氏道:“子婦等並皆遠出,惟次媳願侍妾身,所以尚留在此;現蒙世子曲意保全,實為萬幸。”曹操旁顧曹丕,見他兩目痴痴呆呆地盯住甄氏,知道曹丕暗裡動了情。 曹植亦對甄氏念念不忘。曹丕急切無奈之下,對曹操說:“兒一生別無他求,只有此人在側,此生足矣!望父皇念兒雖壯年而無人相伴之分,予以成全!”話已至此,曹操不好拒絕,便使人做媒,讓曹丕娶了袁熙妻甄氏為婦,劉氏不敢不從,與甄氏商量,甄氏也無異言。當下擇取吉日成婚。 甄氏梳的髮髻式樣一日一換,據說她每天都見到一條口含赤珠的綠蛇,綠蛇以盤卷的姿態向她傳授髻的各種梳法,因此甄皇后的髮髻每日更新,稱為靈蛇髻。一時宮女們人人仿效,她們的髮式隨甄氏的改變而改變。 曹操與曹丕為消滅群雄而奔忙,只有曹植因為年齡小而有餘閒。曹植天賦異稟,博聞強記,十歲能撰寫詩賦,他陪著這位多情而又美豔的少婦,消磨了許多風晨雨夕與花前月下的辰光;耳鬢廝磨,了無嫌猜。曹植與甄妃的濃情蜜意,已經快速升到難捨難分的地步。當年齡比她小的曹植表現出天真無邪的情意時,不知不覺中使甄妃陶醉在虛無飄渺的快意之中,於是毫無顧忌地施展出母性的光輝與姐姐般的愛意。漸漸地甄妃沉醉於曹植的才華之中,而曹植也予了她無限的柔情蜜意。 曹丕與兩個弟弟曹植、曹彰,都是卞太后所生。曹丕素性猜忌,在他做魏王時,就將兩個弟弟遣往他們的封國。甄妃再嫁曹丕時,曹植暗中悲憤,不過被曹丕捷足先得。曹丕也因此對曹植耿耿於懷。    
曹丕為美色謀害胞弟之謎(2)
曹植以才情贏得了曹操的特別喜愛。建安十五年曹操於鄴城建銅雀臺,命諸子登臺為賦,曹植援筆立成,做名篇《銅雀臺賦》,曹操大為高興並封其為平原侯,並勉勵說:“吾昔為頓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當時所行,無愧於今。今汝已長成,可不勉哉!”寄望之殷切,溢於言表。但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