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3/4頁)
絕對6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提出大義滅親四字,打算把李賢置諸死地。高宗代子求情,將廢李賢為庶人,幽錮一室,不久又流徙距京師兩千三百里的巴州。武則天又恐怕李賢謀變,因為李賢曾做《黃臺瓜詞》:“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為可,四摘抱蔓歸。”這首詩與曹植的七步詩有異曲同工之妙。武則天越發懷疑他心懷怨望,於是讓邱神績馳赴巴州,逼令李賢自殺。然後佯貶邱神績為疊州刺史,過了一段時間事情漸漸平息,又召邱神績為金吾將軍,宮廷裡才慢慢得知武則天殺李賢的事。 李賢死時年方三十二歲。今人見到的乾陵章懷太子李賢陪葬墓,是中宗神龍年間遷回靈柩後重新安葬的。武則天為什麼要一再逼迫以至於殺害自己的親生兒子呢? 一說李賢與母后爭權被殺。武則天是一個權力慾極強的人。早在高宗朝後期,她就取得了與高宗“二聖臨朝”的權力,把高宗當作傀儡而獨攬朝政。然而,自從李賢繼立為太子之後,多次受命監國,深受高宗與朝臣的讚賞。僅僅一二年的工夫,當朝宰相除了劉仁軌與武則天關係密切之外,其餘的人幾乎都傾向於聽命太子。李賢地位的上升,嚴重妨礙了武則天篡權稱帝,當然令她不安。武則天曾說過,制馬有三物:一鐵鞭、二鐵錘、三匕首。鞭之不服則錘其首,錘之不服則斷其喉。怎麼對付李賢可想而知了。 一說李賢非武則天所生,難免被殺的厄運。孫楷第先生《滄州後集》卷四的《唐章懷太子賢所生母稽疑》推斷李賢是武后姊韓國夫人所生(高宗的私生子)。在母以子貴的古代,武則天自然要千方百計地除掉他,另立自己的親子為太子。據《舊唐書·高宗紀上》記載,永徽五年十二月十七日武則天生李賢於去昭陵的路上,是早產。由於武則天在上年年初生下了李弘,此後又生過一女,即被她親手扼殺的長女,在兩個年頭裡生三個孩子,況且李賢為不足月早產,又是數九寒天在路上,所以那個在拜謁昭陵路上所生的不足月孩子,可能並未活下來。《舊唐書·章懷太子賢傳》記有當時宮人私下裡的傳說:“賢是後姊韓國夫人所生,賢亦自疑懼。”《新唐書》亦云:“宮人或傳賢乃後姊韓國夫人所生,賢益疑。”作為替身的李賢,原來是武則天姐姐韓國夫人之子。韓國夫人早年守寡,因武則天而入宮,得幸於高宗。如果武則天的早產孩子死了,正巧這前後韓國夫人也臨盆生子,那麼悄悄地抱來私生子頂替,也是可能的。李賢降生僅一個月,父皇就給他封王,急急忙忙要確定小孩的身份地位,也似乎是有什麼緣故。武則天起初不會反對這種安排,多一個兒子只會使她在後宮的地位更加優越。當李賢成年後,武則天越來越不放心這位非己所生的兒子,對立他為太子,就顯得很勉強。當李賢知道了自己出生的秘密,他自然難免被廢、被殺的結局。    
章懷太子被母后毒殺之謎(2)
第三為謀反說。本來李賢就是因為在宮中抄出數百套甲冑而被定為謀反罪的。在流放期間,他真的萌發了造反的念頭,後因事洩反遭殺身之禍也不是不可能的。他死後僅半年,徐敬業等人在揚州舉兵反叛,就曾找了一個面貌類似李賢的人四出招搖,以示自己是奉李賢之命起兵的,號召天下迅速響應。可見只要李賢仍然活著,隨時都有可能自覺或不自覺地充當朝野反武勢力的領袖,而捲入到謀反之類的事件中去。 遭讒說也是一種較為可信的說法。早在李賢仍是太子的時候,以能通鬼神而深受高宗、武則天寵信的明崇儼就散佈過太子不能繼承皇位,應該另選英王或相王取而代之等言論。1972年出土的《章懷太子李賢墓誌銘》,文中多次以晉獻公聽驪姬之言殺申生、漢武帝聽江充之言殺劉據、晉惠帝聽賈后之言廢愍懷太子司馬yù之類的典故來暗喻李賢之死。 母殺子讓人不可思議,但自古宮廷之中親情相殘之頻繁如過江之鱭。    
武則天獨掌大唐江山之謎(1)
武則天(624~705年),名曌�,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14歲時被唐太宗挑入宮選為才人,太宗死後為尼。高宗時復召為昭儀,永徽六年立為皇后,參預朝政,後號天后,與高宗並稱“二聖”。弘道元年中宗即位,她臨服改制。次年,廢中宗,立睿宗。載初元年廢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神龍六年中宗復位,上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是年冬死。 唐太宗身體不適,太子李治入奉湯藥,恰好武媚娘侍側,李治見她長得美麗動人,不禁心神動盪,兩人目光交錯時,武媚面含羞色轉過臉。李治苦於沒有機會與她說句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