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生的粗使下人,更不在其數。
聽了奶孃的抱怨,李靜只是抿嘴笑了笑。
只要不妨礙她就行,沒有更榮寵的對待,也無所謂。
所以,李靜每天大部分的時間仍是在秦家度過的,依然在秦家的西席上課,依然跟著秦勇習武,秦勇出鏢的時候,她就跟秦漢一起練武,秦漢也出鏢的時候,她就自己練武。晚上,開始的時候,李靜還惦記著李家的門禁,可是,她試著晚歸了幾次,發現也沒有人指責她之後,就經常去瓦肆聽琴,聽說話人說話。偶爾,也會去藝妓家裡,或者,官家妓院。
李靜的生活,除了增加了每天早晨跟李家人同桌共餐,每天晚上睡覺之前跟李氏夫婦請安之外,與她在秦家時,也沒有什麼變化。
李靜十二歲生日的這一天,李家為她和李讓同時行了束髮之禮,讓她脫離了總角之齡。而當時負責給他們行束髮禮的李氏宗族的長者,對李靜的評價是——質勝於文。
嫉妒
“質勝於文”,大概是念在李靜是李家本家孩子的份上,給的比較客氣的評價。從李家那位長者的神色間,李靜覺得,那位長者其實是想說她“少年頑劣”的。
不同於李靜的“質勝於文”,李靜的雙生哥哥,李讓得到的評價是“君子如玉”。
對於這位多年不見的孿生哥哥,乍見之下,李靜確實驚訝了一番。
在李靜的意識裡,龍鳳胎是異卵雙生,加上性別不同,應該沒有相像的地方才是;可是,李靜看到李讓的瞬間,竟以為自己在照鏡子。除了額頭沒有那個長開了的蓮花形狀的胎記,除了李讓比李靜稍微白皙一些,再除了李讓比李靜矮一些,兩人簡直長得一模一樣。
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視,李靜動作不雅的揉了揉眼睛,可是,再映入她眼簾的,還是跟照鏡子一樣的一張臉。
“君子如玉”,單就長相氣質來說,李讓確實襯得上那四個字。
大概因為常年生病很少出門的原因,李讓一個男孩兒,面板竟然比李靜還要白皙,不過,也不是那種蒼白孱弱,而是瑩瑩生光的感覺,只有被很好的照顧著的人,才會有那樣的氣色。
乍看之下一樣的一張臉,仔細看,卻會發現大大的不同。兩人站在一起,只要是有眼力的人看來,李讓就像一塊價值連城的美玉,而李靜卻像一塊拙劣的仿冒品。
不是容顏,而是氣質。
十二歲的李讓,散發出一種通靈剔透的光暈,每一個神情,都顯得溫文爾雅,彬彬有禮卻又不失少年獨有的天真可愛;與之相比,李靜就像一潭死氣沉沉的池水,雖沒有散發出異味,卻全然沒有生機,更談不上升華的氣質。
即使不說話,都能讓人看出兩人的分別。
一開口,更是讓這種差別變得明顯。十二歲的年齡,雌雄莫辨,李讓的聲音有著稚子的清脆,卻又如珠寶一般圓潤動聽;李靜的聲音,如她的面容一般,沉靜中略帶著沙啞(早晨走得急沒有喝下一杯茶水),單獨聽來,也算是有自己的特色,跟李讓比起來,堪堪落了下乘。
不管李靜是多麼反應弧長的人,但總還是一個有感覺、有判斷力的人。
一直作為自己活下來的李靜,驟然間身邊出現了一個容顏相同的人,對方還是個男生,可是,同樣的臉,對方的比她的更耐看,同樣的一句話,對方說出來比她更動聽。
不管李靜多麼努力說服自己不要介意,不管她多麼嚴厲的警告自己不要嫉妒,不要跟一個孩子計較;可是,她的心中,那種本能的嫉妒感情還是滋生了出來。
大概,就像現代人撞衫,一樣的衣服,不一樣的人穿出來效果天差地別,那個落了下乘的人內心的感覺一樣;因為連容顏都一樣,李靜的那種羞恥感就更勝幾分。
出了祠堂,李靜告辭了李寂夫婦,匆匆快步走向拴馬的柳樹下。
這匹三歲的黑色南番母馬,是去年李靜生日時,秦勇送給她的。因為這匹馬,還讓長她五歲的秦漢不高興了好長時間,後來到秦漢生日時,秦勇送了他一匹成年的,比李靜那匹貴兩倍的青色兒馬,秦漢才又展了笑顏。
因為這匹馬特別喜歡吃酒糟,李靜就給它起名巴庫斯,取了一個男性的名字,也是希望它跟卡列寧一樣,比起異性,更喜歡親近她這個身為同性的主人。
實際上,這匹馬也確實跟李靜很親近,是她這一生的第一個朋友。
李靜解開馬韁繩剛剛踩上上馬石之際,李讓從眾人中間穿出來走到李靜面前道:“靜,一起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