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西尼娜不久就離開了蘇黎世大學。
到1866年她的同胞代什達·蘇斯洛娃,一位被釋放的農奴的女兒,成為蘇黎世大學的第一個女生。1867年,她獲得蘇大的博士學位,這也是德語國家第一次向女性頒發博士學位。
1855年,享譽世界的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成立。此後它與蘇黎世大學一直在一個校園。教員也是蘇黎世大學提供。1859年,哲學院分為文科系(設哲學、語言、歷史等科)和數學與自然科系。1883年建校50週年時,已經有學生463人,教師91人,其中教授37人。1901年,蘇黎世大學成立獸醫學院。1905年,學生首次突破1000人。1908年,蘇黎世州與瑞士聯邦政府簽訂協議,將蘇黎世大學和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合併。1914年蘇黎世大學遷至今天的所在地。
1933年百年校慶,蘇黎世大學學生達到2033名。1973年突破10000名,1983年達15000名,1989年突破20000名。
2001~2002年,全校9所學院共有學生21316名。
當今風采
蘇黎世大學是瑞士最大的綜合性大學。今天,蘇大已經成為一座享有國際聲譽的教育和科研中心。在分子生物學、大腦研究和人類學等領域,蘇大具有開拓性的研究實力。其大學醫院和獸醫醫院,也具有一流的設施和藝術。
蘇黎世大學擁有2000名教師,其中350位教授,辛克納吉教授於1996年榮獲諾貝爾醫學獎。而在蘇黎世大學,塑像大都是為該校著名學者或教授所立,而沒有一座是為某任校長所立。
蘇黎世大學現有在校生近33000人,以商管類研究生課程聞名於世,與維也納經濟管理大學共稱歐洲之首。蘇黎世大學的大部分畢業生均就職於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如殼牌、寶潔、法航、阿克蘇、香港及聯合國幾大組織。
瑞士是一個只有700萬人口的國家,但100年來竟有25人摘去諾貝爾獎桂冠,而蘇黎世大學更是功不可沒。它為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是舉世公認的。
蘇黎世大學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有:
1901年物理學獎獲得者倫琴
1902年文學獎獲得者蒙森
1913年化學獎獲得者維爾納
1914年物理學獎獲得者勞厄
1921年物理學獎獲得者愛因斯坦
1933年物理學獎獲得者薛定諤
1936年化學獎獲得者德拜
1939年化學獎齊卡
1937年化學獎獲得者卡雷
1949年醫學獎獲得者赫斯
1987年物理學獎獲得者米勒
1996年醫學獎獲得者克納格爾
校園生活
蘇黎世位於流入蘇黎世湖的利馬德河河口,是瑞士最大的城市。市區被利馬德河分為東西 兩岸,也分成新城和舊城,它們之間有迷宮般的羊腸小道連線。舊城區在河北岸,分為上村和下村,佈滿了大大小小的精品時裝店,酒吧,咖啡屋,古玩廳等。蘇黎世文化氛圍非常濃厚,擁有20多個博物館,20多個圖書館,100多家畫廊,音樂廳及歌劇院。
蘇黎世是瑞士蘇黎世州的首府,也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國際化城市,每年舉行的國際會議達100多次。市內有兩座著名的大學。其中之一就是蘇黎世大學。
長期以來,蘇黎世大學一直依據1859年的教育法實行管理。但是,隨著大學的發展,該法規定對蘇黎世大學這樣的大型機構的管理已不盡適用。因此。1994年,蘇黎世大學決定進行改革,目標是使大學成為一個自我管理的公共團體。1998年3月15日,蘇黎世州的選舉人批准了新的大學法,賦予大學自治法定實體的地位。
蘇黎世大學(2)
新的大學管理機構是由學術、文化、企業、政治各界的頭面人物組成的大學委員會。這樣一來,大學可以在高效的前提下最充分地利用好可獲得的資金。從此,蘇黎世大學可以在一攬子預算內獨立管理自己的財務,並以自己認為妥當的方式運作。
蘇黎世大學與中國
蘇黎世大學漢學系建於1950年,是瑞士大學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漢學教學與研究機構。2004年2月3日,中國###向瑞士蘇黎世大學贈書儀式於蘇黎世大學舉行。中國駐瑞士使館吳傳福大使出席了贈書儀式並代表中國###向蘇黎世大學贈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