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哥。”開菲定定地看著開雲,頓地說,“我最不願做的就是逼迫我的家人做她不願意做的事!”
上一世,媽媽為自己而活,而這一世,媽媽好不容易想要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為人女兒,怎能在後面扯後腿呢?為人子女者,能做的不過是儘自己所能讓自己的父母生活得更加開心和舒適吧!
這世自己欠母親的!
開雲毫不退縮地看著開菲,“你不願意逼迫別人,那你也應該要清楚你今後要面臨的各種命運,孤兒院是沾了手就甩不掉的大包袱,如果姑姑無力承擔了,你是不是要回去扛起,支撐起?”如果讓孤兒院毀了你的將來,我不介意現在就先毀了孤兒院。
兩兄妹之間第一次出現緊張的氣場,蘭奇啞然失笑,“你們兩兄妹在這裡鬥什麼氣,都不過是為了讓自己重視的人過得更加輕鬆一點而已,何必鬧得這麼劍拔弩張?”
蘭奇的打岔稍微緩解了開雲和開菲之間緊張的氣氛,開雲看著妹妹倔強的樣子,無奈地搖搖頭,什麼都考慮到了,唯獨沒有考慮到開菲對姑姑的感情,開菲對姑姑的包容,這種體貼已經不是一般的子女能夠做到的了。
從來只有子女對父母的索取,何時見到子女對父母如此地奉獻呢?
“蘭奇,你的看法呢?”聽聽一個局外人的看法,或許會更加客觀一點。
“你們其實最擔心的就是今後孤兒院的生存情況,擔心她無以為繼,最後成為拖累,對嗎?”蘭奇客觀地分析。
“對!”這是開雲最擔心的問題,雖然自己等人遠在國外,但是這些生在家裡的事遲早是會影響到開菲和自己的生活的。自己是男人,承擔一點,沒有關係,但是開菲不行,開菲應該是輕輕鬆鬆地享受自己的人生,不是來關注這些。
“你們瞭解過西方的慈善事業和中國的慈善事業嗎?”
“瞭解了一些,不多,你想說明什麼?”開菲有點不解地看著蘭奇。
“我對這一塊瞭解不多。”開雲搖搖頭,現在中國的大環境還沒有做義工的習慣。
“我有個表姨在德國,我多少知道一些西方的慈善事業,以前也聽她說過對中中國慈善事業的評價。”蘭奇想了想,回憶了自己姨媽說的話。
“西方國家慈善事業的展,主要靠的是擁有雄厚經濟支撐和科學管理的民間組織、靠的是以無償從事公益和慈善服務為驕傲的龐大的民間志願者隊伍,以及二者相結合的民間慈善援助體系。當這些國家遇到各種災害時,民間援助體系便立即快行動起來,彌補政府工作的不足。”
“中國目前主要是政府包辦慈善事業,這個是中國的傳統習慣,但是已經很不適合現代化慈善文化的展,而且存在弊端:
一是行政管理範圍相對狹小,導致跨地區、跨行業的慈善救助實施困難;
二是政府救濟資金管理的群眾監督不夠,導致慈善資金下撥不及時甚至違規使用;
三是由於政府包辦,百姓參與少,缺少法律監督和保護,難以避免貪汙腐化、循說閱讀,盡在
私舞弊等。”
“這個和我們辦私人孤兒院有什麼關係?”開雲和開菲都是不太明白蘭奇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說,如果要辦孤兒院,要進行慈善事業,一定要像西方的慈善事業一樣做,這樣才有孤兒院的展的空間。”???
看著兩人滿臉的問號,蘭奇詳細地給他們解釋,“既然要辦孤兒院,就不要只盯著那種小規模的私人孤兒院,要做就做成民間組織的精品,國內現在這方面的限制還不是太多,要做,就要和國際接軌,爭取國際的資助,特別是國外民間的資助,國外民間的捐款是一筆非常大的數目,能夠爭取到一部分,也足以讓孤兒院繼續展了……”
開菲想起自己檢視的那些歐美孤兒院的執行方式,點點頭,表示明白,看來自己的思維還是有點侷限,總覺得私人孤兒院有點上不了檯面的感覺,好像總是要自己掏錢似的,其實,都是做慈善工作,又有什麼大小之分呢?
“其實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裡就蘊含了慈善文化,但是可惜的是我國的這種傳統慈善文化和國際慈善文化結合太滯後了,如果阿姨的孤兒院想要長期地舉辦下去,就必須融合國際慈善文化中的慈善意識、慈善體制建設、慈善組織管理、慈善資金運作、慈善法律支援等方面的內容,必須獲得來自國際慈善資金和慈善專案的支援,必須為海外關心中國慈善文化展的機構和人士提供周到而細緻的諮詢服務。”
“這些,媽媽能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