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個拿手菜,於是看到廚房裡掌勺的,那人是一會又換一個一會又換一個。
幾乎每個人都上去做了一道菜,當然主菜還是由小舅舅做的。他本來就是掌勺的廚師,每年過年的時候他做的菜最多也最受歡迎。小靜帶著小姨跟表姐到自己房間,又拿出很多的點心零食出來。
幾個女孩子湊在一起,一邊吃著零食一邊說笑聊天。沒多久就把剛才的不愉快給忘了,大家一起說著這一年來的趣事。還互相聊著自己在學校的趣事,到了6點鐘小靜媽到房間來叫小靜她們吃年夜飯了才出來。
小靜師傅跟小靜爺爺奶奶他們老一輩的坐一桌,然後男的要喝酒的人一桌,姨媽跟舅媽這些女士不喝酒的又坐一桌。剩下小靜媽跑來合著小孩子們一起,單獨的開了一桌。大家輪流的說了些祝福的話,然後就開吃了。
由於小靜還小,所以小靜媽坐她旁邊替她佈菜。小靜一個勁的讓媽媽別在管自己了,讓媽媽也吃。等到小靜已經吃飽了以後,就端著飲料朝主桌跑去。挨個的給長輩敬酒,拜年。
當然小靜喝一口飲料,爺爺奶奶還有師傅他們都是喝酒。敬完了以後,小靜又輪著給其他的舅舅,舅媽等長輩敬酒說些討喜的話。這年飯一直吃到快九點過才散,吃過飯以後大人們帶著孩子一起出去放鞭炮。
小靜爸跟著城管的在外面去轉悠了一圈回來,收繳了很多的鞭炮煙火什麼的,魔術彈一大堆。靜爸看著實在太多了,就用車拉了一車回來給小孩子們放著玩。靜爸說這些都是收繳的,那些沒有辦營業執照的都要沒收。
這下子可把家裡的小孩子們樂壞了,一整車的禮花鞭炮。放鞭炮一直放到午夜十二點,都還沒放完。放完鞭炮就回家開始守歲,大人們坐在火爐邊上。碳爐上放了把水壺燒著開水,大家就圍坐在一起聽老人講以前舊社會是怎麼過年的。
外婆又開始講桶桶米把把柴了,說以前買米都是用竹桶桶一桶回來。買柴也是一把一把的,要用刀劃成細細籤子一根一根的慢慢燒;燒快了柴燒沒了飯還沒熟,燒小了又燒不開。
大人們就一邊吃瓜子花生。一邊聊天。小孩子們守不住歲。十二點過了以後就開始打瞌睡。小靜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睡著了。沒辦法大人們只好把幾個已經睡著地。都抱到臥室裡面去睡了。
正月初一。一大早小靜就從被窩裡拖了出來。然後一大家子。徒步從家裡出發走路去武侯祠。這是川西地民俗。俗稱走喜神方。必須是用走地。不能做車。記得前世每年大年初一地早上。奶奶都要全家人一起走著去。
當然游完喜神以後。就到旁邊地南郊公園大人們就去茶園喝茶。小孩子當然就自己去玩了。到下午才回家。然後又開始忙夜飯。雖然人多熱鬧。但是人多做飯也太麻煩了。要從很早就開始做準備。
初二地時候二舅跟舅媽。要帶娟回去二舅媽家團年。初三地時候小舅舅跟小舅媽。要回去小舅媽家團年。大舅媽家也是初二團年。所以吃過晚飯他們就先走了。么舅婆家裡。初二團年所以他們也吃過晚飯就離開了。
二爸三爸也就回家了。他們都準備初二去那邊團年。大表姐跟表姐夫也帶著波兒走了。家裡人立刻就減少了好多。小孩子也只剩下小靜和茹表姐了。晚上小靜就在房裡練琴。茹表姐學了一段時間地笛子以後。可以和小靜一起配合著吹幾首簡單地曲子了。
幾位老人一邊聊天。一邊聽小靜跟茹表姐演奏。師傅時不時地指點她們一下。性起地時候地還跟小靜一起合奏了一曲。從年初二開始。小靜就跟著家裡地長輩開始走人戶。到處上門拜年。雖然今年幾位主要地老人家都接到一起過地。
但是小靜家裡的親戚還是沒有來完,一直從初二一直走到大年十五才算走完。期間小靜又入帳紅包無數,再加上靜爸的職務關係。今年小靜家又成立了公司,所以今天來小靜家拜年的人也就更多了。
小靜收紅包都收的手軟了,一個年過下來小靜收了整整兩萬塊的紅包。直把她樂的睡覺的時候都在笑,每天晚上做夢都在拿紅包。小靜師傅也一直在小靜家到年初十,然後才回去準備接待要去給他拜年的客人,小靜的師兄弟也都在初十後去給師傅拜年。
小靜作為師傅的親傳弟子,當然就從初十就跟著去師傅家了。初十開始小靜就一直陪著師傅,接待來拜年的朋友和師兄弟。師傅帶著小靜,把小靜介紹給他的老朋友;並請他們對小靜多加照看。
於嵐也在初十的時候就回來了,每天忙著安排客人還有檢視飯菜酒水準備的情況。跟小靜連話都說不上一句,等他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