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下徹三泉,合採金石,冶銅錮其內,漆塗其外,被以珠玉,飾以翡翠,中成觀遊,上成山林,為葬薶之侈至於此。”(大意:陵墓深至下通泉水,採集礦石鍊銅澆築內壁,使之密封。又在外面塗上生漆,用金玉、翡翠來裝飾。墓中還建有宮殿等娛樂場所,墓上植木種草,如同山林,為了安葬侈華到了極點。)
秦始皇睡的那具棺槨,也應該是無價之寶。這裡簡單說一下古代葬具的規制。
棺與槨是有嚴格區別的。古代因身份的不同,所用葬具規格也不同。《禮記·檀弓上》記載,周代“天子之棺四重、諸公三重、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放置屍體的棺在最內層,也稱內棺,明清皇家稱之為“金棺”。
內棺的裝飾相當講究,天子內棺內壁要用紅、綠二色絲綢包身,以金釘、象牙釘固定;棺外還要“鏤彩畫”,圖案“雜金錯”,就是用金絲勾勒線條。秦始皇收殮時,規格肯定比這標準還要高,至少不會低。
各層棺也有不同名稱,天子的棺從外向裡,分別叫大棺、杝棺(杝yí,椑棺)、屬棺(兩層)。
棺的材質、厚薄也有規定。大棺八寸,外用水牛皮或母犀牛皮蒙裹,三寸厚,故也稱“革棺”;杝棺(椑棺)厚四寸,一般用椴木製作;屬棺厚六寸,一般用梓木製作,所以亦稱梓棺。
棺外還有槨。棺是放置屍體的,槨則是放置棺材的。《荀子·禮論》(第十九)稱,“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這樣算來,天子的棺材外還應該有兩層槨,這樣才算“七重”。棺和槨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用於放置隨葬品,一般貴重隨葬品都會放在這裡面。
作為一代超級天子,秦始皇的棺槨至少七重。由於木質的棺槨易腐朽,春秋後期,隨著青銅冶造技術的成熟,一些高等級的葬具便使用青銅來鑄造。這也是當時王侯們極為崇尚的一種葬具,如伍子胥的主子吳王闔閭下葬時是“銅槨三重”;齊太公田和用“銅槨”。這在現代考古中,不時可以發現。
秦始皇的棺槨會是什麼材質,不排除是銅材的可能,至少其外槨是銅質,《史記》已明說“下銅而致槨”了嘛。
秦始皇愛書愛學習,專家還比較樂觀地估計,秦陵地宮中,應該秘藏了大量的珍貴絕版古籍,包括被焚燬的《詩》《書》、百家語,以及除秦國史書外的其他各國史書。
還會有秦始皇生前使用和收藏的寶物,如寶劍、寶玉、金、銀器等。秦始皇是不是穿著當時流行的“金縷玉衣”,還是一個謎。
目前僅在陵區地宮外發現的文物,已超過10萬件。陣容宏大的兵馬俑坑則更是震驚世人,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目前正在對一號坑進行三期發掘。如果有朝一日秦陵真的開啟了,可能又會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奇蹟。
● 秦陵地宮反盜陵機關可怕
這麼大的地宮,這麼多的隨葬寶物,不擔心盜墓賊會光顧?不用擔心,秦陵的結構和工程量都是中國曆代帝王中罕見的,在營造時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地宮中絕殺機關重重。
“復仇派”盜墓之王——西楚霸王項羽(6)
當時盜墓活動已經很厲害了。秦陵營造之初的主持人呂不韋在《呂氏春秋·安死》(卷十)中稱,天下“無不抇(hú,發掘)之墓也”。當時的盜墓賊稱,“又視名丘大墓葬之厚者,求舍便居,以微抇之。”為了盜墓,在墓邊蓋房子作掩護,暗中行盜墓之實,此法至今仍有盜墓賊在使用。
《漢舊儀》稱,“將作營陵地,內方石,外沙演,戶交橫莫耶,設伏弩、伏火、弓矢與沙,蓋古制有其機也。”從中可見,古代常用的反盜墓機關有“積石”“積沙”“懸劍”“伏弩”“伏火”等。
秦陵都採取了哪些反盜墓招術?從現有的史料上看,主要使用了“伏弩射殺”“活口坑殺”“墓毒毒殺”三大反盜墓手法。這三種手法是中國古代帝王陵墓中最經典,也最常見的絕殺秘招。
這些與項羽盜陵關係很大,因此這裡來詳細說說。
● 秦陵反盜第一招——“伏弩射殺”
《史記·秦始皇本紀》(卷六)記載, 秦二世胡亥在永遠封閉通往地宮的墓道前,“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秦二世命令工匠在墓道內安設可以自動發射利箭的弓弩,一旦有靠近墓道的,或是進入的人,裝置會立即啟動,射殺盜墓者。
這種裝置,就是神秘的“伏弩”。
在中國古代帝王陵中,除了秦陵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