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頁)
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蔡澤聞言,雙手顫抖,酒杯從手中跌落。蔡澤面如死灰。他知道李斯方才所說的話的分量。這意味著,他再也不可能重登相國之位。他的仕途已經到達終點,他的政治生命已經結束。他的一生,也就這麼交代了,接下來,就只有等待死亡靜靜地降臨。蔡澤強笑道:“秦王定是誤聽人言。先生今日應親眼所見,蔡澤賤體頗是康健,尚可為用。望先生於秦王面前,為蔡澤辨正洗誣。先生大恩大德,蔡澤定銘記終生。”
李斯看著蔡澤絕望的面容,心中無半點同情,只是冷冷地道:“郎中令乃大智之人,為何執迷不悟?秦王用意,郎中令真不知歟?”
蔡澤爭辯道:“秦王為何輕棄蔡澤?廉頗未老,蔡澤無病。”
李斯面如寒冰,道:“你想要真病嗎?要知道,讓你真病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李斯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卻讓蔡澤嚇出了一聲冷汗。他這才明白,問題並不在於他是否有病,而是嬴政鐵了心要廢他的官。他不甘心地道:“蔡澤服侍秦室,已歷四世,忠心耿耿,可鑑日月,為何是我?”
李斯望著蔡澤,一時也不說話。鏡頭推近李斯的面孔,越推越近,李斯的面孔漸漸虛化。是的,這是一個電影中常用的回憶鏡頭,李斯的思緒,回到了那一日的咸陽宮殿。
李斯為嫪毐和呂不韋兩人建立了一個心理模型,要檢驗它是否成立,便需要貢獻一個官職出來作誘餌。嬴政問起李斯的建議。李斯說出了蔡澤的名字。嬴政不由乜了李斯一眼。嬴政知道李斯和蔡澤的關係不怎麼樣,李斯突然給出蔡澤的名字,很難讓人不懷疑他有公報私仇之嫌。
李斯也不避嫌,正色解釋道:要削嫪毐和呂不韋之權,便先要削其黨羽。撤掉他們的黨羽,換上自己信任的人。但是一開始卻不能馬上著手去削。因為關鍵是要摸清嫪毐和呂不韋兩人的心態,這就要先自掏腰包,從自己的勢力裡拿出一人來作誘餌。作誘餌並非人人夠格。誘餌太瘦,嫪毐和呂不韋不會上鉤,誘餌太肥,自己又負擔不起。蔡澤就是一個肥瘦正合適的誘餌。現在要作的就是把他串在魚鉤上。只要對外宣稱蔡澤有病在身,請求歸隱,希望朝廷另派人出任郎中令以自代。郎中令這個官職,嫪毐和呂不韋垂涎已久。訊息一傳出,嫪毐和呂不韋必定搶著推薦自己的黨羽出任郎中令。兩派相鬥,誰也不肯服輸,這時我王出面,推出一個與兩派均無關係的第三方人選,嫪毐和呂不韋都不願意郎中令一職落在對方手裡,於是也就預設了我王的提議。如此一來,則可證實嫪毐和呂不韋均害怕對方佔便宜,勝過害怕自己吃虧。於是,其權可漸削也。
嬴政聽言,陷入沉思。嬴政問道:郎中令之職非同小可,萬一弄假成真,魚未釣到,反賠了誘餌,該當如何?該當如何?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一章 一場奪權實驗 3、當斷必斷
嬴政急切發問,李斯從容作答。夫謀事者,先慮敗,後慮勝。眼下只是讓蔡澤裝病而已,萬一嫪毐和呂不韋分出勝負,達成默契,共推一人選,此事仍有挽回之餘地。只需宣稱蔡澤得名醫診治,病情痊癒,可復職視事,則嫪毐和呂不韋空鬥一場,仇怨加深,卻也只能無功而返。蔡澤可得重為郎中令,我王羽翼無傷毫髮。
嬴政點頭,輕輕說道:可。
在《三國演義》第十八回裡,郭嘉說孟德公,袁紹有十敗,而孟德公有十勝。其中有言:紹多謀少決,公得策輒行,此謀勝也;毛宗崗對此評道:此袁、曹第一優劣處。毛宗崗此評大是。
技多不壓身,謀多亂人意。故商鞅說孝公,成大功者不謀於眾。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持百謀而莫決,不如得一謀而急行。選擇太多,有時還不如別無選擇。
嬴政是王,高高在上的王,他雖然只有二十歲,卻已經不能拿自己的年齡來當擋箭牌。作王,就意味著不能耍賴,不能找藉口。李斯只需要提出建議,而他卻要承擔所有的後果。所有的行為都由他發生並最終跌回於他。他必須有決斷的魄力和買單的勇氣。徐志摩有詩: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而嬴政所呈現在李斯眼前的,最是那一點頭的果敢。
嬴政認可了李斯的計策,又道:“此事即為先生倡謀,但憑主裁,勿誤寡人大計。”
鏡頭再次推近李斯的面孔,李斯抬頭凝望遠方,似在沉思,又似在嚮往。鏡頭逐漸虛化。是的,這是一個幻想鏡頭。接下來,鏡頭切回郎中令府。
且說蔡澤驚聞自己被秦王廢黜,心如死灰,只覺再無顏苟活人世,乃拔劍自刎。李斯急上前奪劍。兩人胳膊纏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