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的滑翔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愛人贈我金錶索;
回她什麼:發汗藥。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衰弱。
我的所愛在豪家;
想去尋她兮沒有汽車,
搖頭無法淚如麻。
愛人贈我玫瑰花;
回她什麼:赤練蛇。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罷。”
這大概算是時下也非常流行的惡搞了吧?
張衡對前途有了此般愛戀不明進退不得的愁思,也就有了懷土之意,所以寫了那著名的《歸田賦》後,便向皇帝請退。
他在賦裡反省自己:“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仰飛纖繳,俯釣長流。觸矢而斃,貪餌吞鉤。落雲間之逸禽,懸淵沉之魦鰡。”
我聞其聲 載坐載起——張衡(2)
張衡走了大半生,才於此行山游水釣魚射鳥中終於頓悟,自己所貪的是魚鉤上的餌,所失的竟是海闊天空,所以他想要背身而去,然而竟不能得。
皇上又把他招為尚書。死於任上,終年六十四。
張衡的一生總是這樣,走到草裡,百草亦要含花,行到水上,水上必要浮著落花,而走到屋舍之下,亦是燈花耿耿夜長長。
總之皆能成事亦能成文章。
藍田日暖 滄海月明(1)
漢的顏色是藍,藍得清明。
清明乃因為有道,人有人的去處,花有花的路徑,水有水的痕跡。
凡事都井然有序。
連人的一生,都被安排如阡陌。
《漢書》說:“民年二十受田,六十歸田。七十以上,上所養也;十歲以下,上所長也;十一以上,上所強也。”
人的一生皆有安排,大國化為小家,真真切切地老吾老幼吾幼。所以那時的人有心做詩,所以民間佚名流傳的詩竟要比那些有名的詩人更好。
又有“理民之道,地著為本。故必建步立畝,正其經界。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里,是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畝,公田十畝,是為八百八十畝,餘二十畝以為廬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齊同,力役生產可得而平也。”
這樣的秩序,是個親民而有情的秩序。人居其中,依然可以撩水濯足,擊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只是,這在漢的天下里安居的人們,不能再嘆:“帝力於我何有哉!”
也許從這個時候起,國對於民如家才有如此之親。
那學童,一步一步,當有人精心相扶助:“八歲入小學,學六甲、五方、書計之事,始知室家長幼之節。十五入大學,學先聖禮樂,而知朝廷君臣之禮。其有秀異者,移鄉學於庠序。庠序之異者,移國學於少學。諸侯歲貢小學之異者於天子,學於大學,命曰造士……”
漢代的人,從那八歲的人生開始,一步一步皆入了規劃之中,就是為了那日後做人的清明。
而其所學,先學事道,再學人道,後學臣道。先敬的是事,乃因人立其上的小;從事道里領悟人道,所以再敬的是家,乃因人居其中的大;由人道領會臣道,所以而後敬的是君,只因人在其下的信服。
所以這當是一個藍田日暖滄海月明的人間。
漢代盛世的君王,大抵都知道所以才落筆代代相傳:“夫寒之於衣,不待輕暖;飢之於食,不待甘旨;飢寒至身,不顧廉恥。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終歲不製衣則寒。夫腹飢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父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備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重的依然是這人情,滄海桑田,有情乃大,無情而小。
所以這亦是一個滄海月明的天下。
而那皇家的一年亦如民間一般,皆有道而有情。那戚夫人的侍女在戚夫人死後,得以嫁到民間,道來那王家的一年,也是這般的可親可愛:
十月十五日共入靈女廟,以豚忝樂神,吹笛擊築,歌上靈之曲既而相與連臂踏地為節,歌赤鳳凰來。
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愛。
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戶竹下圍棋,勝者終年有福,負者終年疾病。取絲縷就北辰星求長命乃免。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