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頁)
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問題較大的是58師。該師是俞濟時從浙江保安處時代就開始帶的基本部隊,不僅本身在俞濟時手裡早就轉成了中央軍嫡系,而且戰功顯赫。為了樹立王耀武的威信,俞濟時把對王耀武不大服氣的原師長陳式正調到浙江升任軍長,將出身黃埔二期的副師長何凌霄也調到浙江任師長。這樣一來,黃埔四期出身的另一名副師長廖齡奇就有幸脫穎而出,晉升第58師師長,該師團長以上全體高階軍官也都安排成黃埔四期之後。但是58師的高階軍官,包括師長廖齡奇、步兵指揮官李嵩、第172團團長王伯雄、第173團團長蔡仁杰、第174團鄧竹修與補充團團長何瀾,依然形成了一個若有若無的小圈子,與王耀武和軍部之間的關係有點微妙,尤其是廖齡奇,對軍長王耀武並不惟命是從。
這樣的情形大約持續有一年,王耀武對解決這種微妙關係頗費思量,看來總要有個把自己人安插進58師,他才能更好地駕馭這個師。就在這個時候,張靈甫直著一條腿回來報到了。張靈甫養傷經年終於歸隊,王耀武很是高興,兩人先是對張靈甫的腿傷未能完全復原留下殘疾感嘆了一番,接下來就該坐下來言歸正傳,談談張靈甫的安置問題。
由於原來和張靈甫平起平坐的兩個旅長都升了副師長,張靈甫在後方養傷的時候歸隊無期,暫時掛個有職無責的步兵指揮官過渡,再合適不過,現在他回到部隊,如果讓他仍屈就職位相對低一些的步兵指揮官,似乎說不過去。不過部隊的軍職一個蘿蔔一個坑,51師和57師已經都有了副師長,王耀武徵求張靈甫的意見,擬派他去58師任副師長。張靈甫是王耀武的親信,王耀武要派他去58師,可謂司馬昭之心,這是一石兩鳥,既提拔了張靈甫,又可藉助他去對58師加強控制,而張靈甫憑他的資歷和戰功,當這個副師長名至實歸,別人也沒什麼閒話可說,這樣的安排,充分體現王耀武在人事處理上的心機。
第五節瘸腿將軍(6)
張靈甫不像王耀武那樣精於處理人事關係,但也是個明白人,對王耀武派他去58師的用意心知肚明的。他是“王軍長的人”,能否與58師的高階軍官們打成一片,還得看他的能耐。自負的張靈甫對這一點倒不怎麼在意,軍人以戰績說話,當初他隻身投奔王耀武,與51師的其他同僚也沒什麼交情,幾年下來照樣以軍功服人,所以他自認融入58師應不在話下,反正還在74軍,一回來還有得升官,有兵帶有仗打就好,他對王耀武的提議也就沒什麼意見。
1940年冬,張靈甫調升74軍第58師副師長,成了不久後倒了大黴的廖齡奇的搭檔。
。 想看書來
第六節飛虎旗飄揚在上高(1)
一
張靈甫來到58師上任的時候,74軍正在江西上高一帶整訓,不過兩個多月,上高就成了烽火連天的戰場,這一仗,史稱上高會戰。
上高今屬江西宜春市,與一年多前張靈甫負傷斷腿的高安相鄰,因地處高安上游,故稱上高。論面積,上高方圓不過百餘里地,人口在當時僅約十二萬,在江西數十個縣中,第19集團軍單選地小人少的上高作為司令部所在地,其所轄的主力74軍自兩年前的南昌會戰之後,基本上也一直駐紮在此,足見上高在贛北戰略位置的重要性。此地扼贛湘公路通道,居贛江錦江要津,錦江干流橫貫東西,境內絕大部分屬山地丘陵,四周與高安、新餘、萬載、宜豐相接,距離日軍佔領的南昌約一百二十公里。
第19集團軍在與日軍對峙的將近兩年時間裡,曾經對南昌和南潯線的日軍發動過數次攻勢,雖然戰事不算大,但作用就像一門架在贛北日軍面前的“當頭炮”,使得守備南昌和南潯鐵路的日軍不得不時時繃緊神經,尤其是1939年秋,74軍和集團軍的其他部隊在上高附近成功阻擊贛北的日軍西進湘北,為第一次長沙會戰的勝利建立了功勳。
此時,華北方面的日軍正在策劃集中兵力,準備五月對晉南第一戰區的衛立煌部發動進攻,由於兵力不足,侵華日軍總司令部只得從這兩年相對平靜的贛北地區打主意,打算抽調第33師團轉用於華北戰場,該師團原定於1941年四月間從江西安義開往華北,剛在上海組建的獨立混成第20旅團則於二月下旬調到了南昌。
調來一個旅團,換走一個師團,南昌方面日軍的兵力將會有所削弱。為了減輕贛北國民黨軍的威脅,日軍第11軍同意守留南昌的第34師團的強烈要求,乘第33師團和第20旅團均在贛北兵力較富裕的間歇,發動一次所謂的“短促突擊”,兵分三路尋殲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