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轅華車從魯城中馳出,向西南方向飛奔而去。車轄、輪輞、鞍轡的精美黃銅飾件在陽光下閃耀著令人目眩的光斑。執御的人端坐在車上,長鞭一甩,“叭”的一聲在半空中一個炸響,四匹肩肥臀圓的駿馬撒開蹄子風馳電掣般地飛奔。
車上兩人正襟危坐,儀態肅然。靠右首坐的那個人身材高大魁梧,頭弁幾乎觸到了車蓋,他便是孔子。左首是一個冠服華貴、面板白皙的青年公子,他就是南宮敬叔。
一行三人,曉行夜宿,飲風餐露,雖說辛苦,倒也其樂無窮。敬叔不時地向孔子請教婚喪祭餉之禮,孔子便無所不答,津津樂道。就連各種禮儀的繁文縟節、一招一式都描繪得淋漓盡致,令敬叔歎為觀止。一路上更使敬叔大開眼界的是,孔子不僅會講,而且會做。每當遇有鄉下背攜戶口簿子的人從車前經過時,他總要御者放慢車速,手扶車軾(車前橫木),注目以禮,說是為了表示對人的尊敬;每當行至路口不知去向時,孔子從不讓御者問路,而是親自下車,大禮參拜後再問去路;遇著盲瞽之人,他總是下車表示敬意;遇著穿喪服的人,他總要手扶車軾以示同情。敬叔感嘆道
這一天,車子從一座山下經過,不遠處有一青年正在張網捕雀,孔子命御者暫停前行,師生憑軾觀看。只見那些大雀飛來,在網周圍落下,警惕地試探著跳向前去,它們跳跳停停,環顧周圍動靜,快到網跟前時,歪著頭,仔細地研究那羅網,對網中撒下的誘餌看也不看,立即振翅飛去,還發出警告的叫聲。而那些小雀毫無顧忌地集於網前,鑽進網內啄食,被捕雀青年盡行捉去,成了囊中的獵物。孔子對敬叔說
敬叔拱手施禮道
孔子教學的地點不限於講堂,而是全社會;孔子教學的教材不限於“六藝”,而是廣泛的生活。
南宮敬叔年歲太輕,不足二十歲,說起來還是個孩子,第一次出國,一方面覺得重任在肩,不勝榮耀,另一方面感到緊張。快到洛邑了,他急切地詢問孔子說
孔子微微沉思,輕聲說道
聽孔子這樣說,敬叔放下心來。正欲談論別事,忽聽御者興奮地喊道
孔子乘車不回顧,不講話,那是在一般情況下的習慣。如今要赴長途,連乘數日,又有得意弟子隨行,自然要打破舊習,與弟子交談,對弟子進行活生生的教育。
孔子見已到洛邑,十分高興,向四周觀看一遍,忽然對御者說
敬叔忙問
“你看這大道已打掃得乾淨清潔,定是老聃已知我等近日到此,早有準備,切不可急馳狂奔。”
御者遵命,緩韁而行。馬車拐過一個樹林,孔子看到路兩旁早有人在迎候,急忙下車,手擎贄禮——大雁,款步向前。敬叔也慌跳下車跟上。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外字聃,一說諡號聃,楚國苦縣人,此時正仕於周為“守藏室之史”①。他熟於掌故,精於歷史,諳熟周禮,明於天道,通於歷數,雖未開庭設教,但問學者絡繹不絕。近日得知孔子赴周,不勝歡悅,連忙差人灑掃庭院,郊迎貴賓。孔子等人走上前去,只見正中一位長者,身材高大,骨硬肌健,上身著玄色右衽交領絲衣,下身穿玄色多幅裙裳,長可曳地,足登雙層絲靴,腰繫著四寸寬的生絹紳帶,其外有一細小雙帶,佩掛一支鯊鞘玉柄長劍。這渾身玄色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使人一見便生幾分敬意。再看那面部,鬚眉皆白,與全身玄色形成鮮明對照。白眉長過寸餘,下垂過目。幾綹稀疏的長鬚,一尺有餘,宛如一縷新絲,飄逸有致。滿頭白髮俱挽在一頂小巧的白色鹿皮爵弁之內,爵弁兩旁各綴一行晶瑩玉飾,燦如銀星。一柄彎如虯龍的藤杖點在路面上篤篤有聲。
……………………
①守藏室之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
孔子看後,心中暗暗稱讚
老子上前一步,還禮,接過大雁,交給侍從,復又施禮說道
老子和孔子、敬叔同車入城,餘者尾隨車後。直至驛館門前,老子絕口不談學禮之事,敬叔不免有些著急地問
“不必操之過急。”老子慢條斯理地說,“二位先到各處飽覽風光,歇息幾日再議不遲。”
老子說罷,告辭走了。敬叔見孔子也一直未提學禮之事,埋怨道
孔子說
敬叔聽孔子剖析,很覺有理,高興地說
“不!”孔子糾正說,“我們先謁明堂和太廟。”
第二天,師生二人先來到了明堂。
明堂是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