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交換誓書之前,大納言先親赴伏見拜望內府。這樣一來,一切隔閡都嫻消雲散了。
“大納言親去?”
“是。儘管大納言病痛纏身……因此,連利長也吃驚不已,不得不加以阻止。這也難怪。至於內府如何反應,暫且不說,德川氏的那些旗本大將卻已個個刀劍出鞘,慷慨激昂,殺氣騰騰……”
寧寧忘情地探身道:“那麼……大納言大人究竟如何回答?”
清正又拭了一把淚,“大納言大人責備利長。”
“那是為何?”
“大納言斥責道:他有三個兒子。可太閣卻只有幼主一個,而且,世上還有人豁上性命也要保護遺孤。他理解兒子的心情,可他即使在伏見遇刺,也絕不後悔。只要是為了幼主,無論多麼危險,他也要去,絕無顧忌,”……“
“利家竟是如此忠心!”
“是,他還說,再阻止他,便是不明他的忠心。如他在伏見遇刺,兄弟幾個要麼和德川決一死戰,要麼就撤回老家,任憑他們自己抉擇。”
寧寧許久無言。還叫犬千代時的利家,她就甚是瞭解。正因如此,她還稍微有些慚愧。因為在此之前,她還經常懷疑利家:太閣難道真如此信賴這個昔日好友?或許是因為太閣臨死時,實在無人值得託付,才不得不把利家定為託孤老臣。可她萬萬想不到,利家竟然為了信義,死且不懼。他定是預感餘日無多,才想盡最後的忠心。
“太閣真是結交了一個好友。”寧寧嘆道。
“是啊。”
“三成若能有利家心意的一半,便能和內府相安無事。”
聽提到三成,清正慌忙把話題岔了開去:“大納言拜訪伏見一事已決定下來,大意已透過堀尾大人轉達給內府。”
“大納言何時動身?”
“他想盡快消除天下人心惶惶之氣氛,否則還不知會發生什麼事呢……正月二十九便要出發。”
“二十九?”
“是。待雙方言歸於好,就由堀尾、中村、生駒三位中老在四大老和五奉行之間斡旋,好讓雙方互遞誓書,平息事態……否則,太閣的葬禮便無法在二月舉行。這也是大納言原話。”
“他的病情無大礙吧?”
“大納言說,即使死於途中也無所謂,該做的必須要做!”清正語氣十分嚴肅,“關於此事,在下還有求於夫人。”
“只要我能辦到,你儘管說。”
“大納言趕赴伏見,希望夫人允許在下和淺野幸長、細川忠興三人陪同前往。”
“要你們陪同前往?”
“若讓前田家臣陪同,在下實在過意不去。若有我們三人同去,無論德川家臣怎麼鬧事,也絕不會讓他們動起手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說著,清正十分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當然,所有的侍女都已被打發出了這個房間。坐在近旁的,只有那個半睡半醒、畢恭畢敬的老尼孝藏主。
“什麼原因?”寧寧有些納悶,“我不明白。”
“除了為大納言壯行,還有牽制的意思。”
“牽制?”
“是。此人在下不提也罷。在幼主身邊,有人總想煽動大納言,挑起事端,然後以太閣之名大肆煽動、拉攏天下大名,發起紛爭。”
“這事我也略知一二。”
“一旦此奸佞之徒獲知大納言的隨行只有前田家臣,不定會玩弄陰謀。可若在夫人的吩咐下,由我們三人隨行,料此人也不敢輕舉妄動。因此,我們三人並非出於私念,而是為了豐臣氏大業,在夫人的吩咐下才去的。希望夫人能夠理解。”
聽清正這麼一說,寧寧欣慰不已:“我明白。若不如此,你們三人的好意反而會被誤解,甚至被汙衊為私結同黨。我完全明白,就正式著你們三人護衛大納言同去伏見,為了不辜負大納言大人的深明大義,你們切切要照顧好大人。”
“是。”
“另,主計頭,你能不能單獨去見內府?”
“但憑夫人吩咐。”
“內府和利家,分別是伏見和大坂的主心骨啊。”
“夫人明鑑。”
“其中一方主動拜晤另一方,另一方理應回拜才是,你說呢?當然,我的意思,並非要他們在針鋒相對之時就互訪。但如果內府亦到大坂答禮,也算是對得起利家苦心了。”
“這,可是……”
“你的意思,是德川家臣不會答應?”
“是,世間正為此事沸沸揚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