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真正的答案一直在這裡:
我愛你們,也希望你們愛我,
不要哭我!阿很廷哪!
這首歌現在已經成為極為著名的流行曲,每一個喜愛音樂的人都會哼唱兩句,但是
如果我們不能知道伊娃的故事,這首歌就減損了它的意義。《艾維塔》無疑的是這幾年
來世界最著名的一出歌劇,每一份西方的報紙雜誌都有很大的篇幅談論它,而且愈演愈
盛,歷久不衰。《艾維塔》四年前在倫敦首演,倫敦到現在還在演著,即使紐約和洛杉
礬也演了兩年多,光是主角就換過好幾位。它不但吸引了無數的藝術家,還能與一般平
民同歌共唱一起呼吸。我過去對歌劇的藝術力量不免懷疑,看了《艾維塔》才知道現代
歌劇可以達到這樣崇高的境界,比起古典歌劇猶有過之。
《艾維塔》演的是四十年代阿根廷女強人伊娃·貝隆(Evaper on)的故事,在節
目單上有這樣一段簡短的介紹“伊娃·貝隆是阿根廷總統詹·貝隆(Juan Peron)的
第二任妻子,她生十一九一九年,是私生子,家貧。後來她成為該國最有權力的女性,
二十七歲成為阿根廷第一夫人。一九五二年死於癌症,年卅三。”
從簡介裡,我們可以知道伊娃的成功是一個很大的傳奇。她最先是一個歌手的情婦,
後來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擁有許多有影響力的情人,其中包括當時還在軍隊裡任上
校的貝隆;由於這種關係,加上她年輕美麗富有才能,很快地成為阿根廷最紅的演藝明
星。當時阿根廷的政局不穩,伊娃和貝隆結合了阿根廷的無衫階級,致力於社會運動,
遂成為人民最愛戴的女性,他們呢稱她“艾維塔”,艾維塔就是“小伊娃”的意思。
一九四四年因政治情勢,任副總統兼國防部長、勞工部長的貝隆被他的政敵逼迫辭
職,伊娃發揮了她的力量,聚集五十萬群眾在總統府前示威,要求釋放日隆,總統不得
不被迫釋放貝隆。翌年,貝隆成為阿根廷總統,他們並且於同年結婚。
權勢、聲望和金錢使伊娃腐化,加上貝隆的專制,使阿根廷陷入極度的恐慌,這個
以出產牛肉聞名於世的國家,甚至到了人民需憑票才能買肉的地步。但是人民仍然熱愛
她,一九五一年她的癌症病重,更使民眾激起熱愛,貝隆宣佈十月十七日為“聖·艾維
塔日”,成為阿根廷的國定假日;次年,伊娃病重,向全國民眾發表最後演說,於七月
二十六日逝世,她死的那天,被形容為“阿根廷有史以來最悲痛的一天”。
伊娃的故事如此複雜,加上她和阿根廷歷史、政治、社會、經濟都有很深的關係,
本來是很難用藝術表現,尤其是歌劇;我看過費唐娜薇演過伊娃的電影,大致上還可以,
可是比不上歌劇所表現的集中而撼人的力量;可見歌劇《艾維塔》花了多少藝術家的心
血,無怪它在一九八○年幾乎得到所有重要的音樂舞劇獎。
看劇中伊娃的歌唱、舞蹈,彷彿讓人走進四十年代的阿根廷,一個正在轉型的國家。
音樂時而沉重有力、古典深遠;時而輕快飛揚,美麗而現代。我們看到一位平凡的女子
如何在機遇中往上爬升成為第一夫人,也看到她在權力的考驗中如何改變,每一幕都是
有血有肉,讓人沉醉其中。
我以前從來不知道伊娃這個人,直到看了歌劇才被深深感動,始知藝術使人不朽的
力量有至於斯。當然,伊娃到如今還受世人議論,她的功過也不能論斷,可是當《不要
哭我,阿根廷哪》的歌聲響起,她的一生、她的家國之思化成涼夜的一首請歌,向無盡
的沉黑的飄雪的天空飄去,讓後世的人低迴、深思。
我坐在馬車上聽到馬蹄踩在紐約深夜的街道聲,伊娃逝世時的一首歌在馬蹄聲中響
起:
不要哭我,阿根廷哪!
我只是平凡而不重要的人,
不值得你們愛戴。
同我一起去吧!
當輪到你死時你會記得,
他們放炮慶賀,他們歡唱,
但不只是為伊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