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1/4頁)
紅色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雁鳴關四周的百姓,亦是備受苦楚。赫赫部族常年駐於北地,逐水草而居,水草豐美的年節還可,若到深秋時水枯草竭,民無溫飽之資,便會鐵蹄南下,踏馬落鐵山邊境燒殺搶掠,往往邊民家園被毀、橫遭戰禍,苦不堪言。民生哀苦之狀,令人不忍卒睹。
建元十年,正逢大旱時節,赫赫千里肥美水草盡成荒蕪,入秋不過十日,氣候竟然大變,寒暑暴降,數日後大雪降臨,冰凍三尺。赫赫為求國運,維繫部族命數,傾盡國力集合十萬大軍揮戈南下。
彼時大周亦在旱災之中,何況連年征戰剛剛平息,國家正欲休養生息之際,國力十分疲憊,軍中關口糧草難免糧草不濟,又遇天降大雪,守關將士誰也不曾料到大雪紛飛直欲迷人雙眼之中竟會衝出赫赫數萬鐵騎,如同從天而降,霎時各個只能目瞪口呆、面面相覷。任由期鐵蹄南衝而來。
若是雁鳴關被破,彼時的上京便如鐵齒被斷,喉舌盡會暴露在敵軍面前。太祖征戰十數年才打下的錦繡江山全要落入蠻夷手中,頓時國中人心惶惶,甚至有朝臣力勸太祖退居長江南岸,與赫赫劃江而治,苟且守住半壁江山。
危急之時幸得大將齊不遲不顧征戰沙場半生後的老邁之身,重披戰甲抖擻上陣,以六十花甲之齡衝入戰陣身先士卒,一箭射中濟格大汗的肩頭,迫得他跌下馬來,一掃赫赫南下以來大周軍士的頹唐之氣,亦使赫赫士氣大傷,萎靡不前。
建元十年十一月,赫赫元帥左都監阿不離率軍再度攻打雁鳴關,齊不遲率軍據守雁鳴關,在關右側築壘,稱“滅赫坪”,並在地勢險要處築隘,設定第二道防線,嚴兵以待。十年十二月,齊不遲與赫赫軍激戰數日,終因力不及彼,退守第二道防線。赫赫將士披重甲,鐵鉤相連,魚貫而上,齊不遲與其弟齊不退督軍死戰,以勁弓強弩大量殺傷赫赫軍,赫赫軍攻勢不減,齊不遲派部將慕容政率精兵銳卒,持長刀、大斧攻赫赫軍左右翼。十一年一月初一夜,大周軍燃火落鐵山,戰鼓動地,出兵反擊,並派王喜、王武諸將攻入赫赫大營,赫赫大軍驚潰不止,赫赫元帥阿不離戰死,受傷未愈的濟格可汗遂引兵逃遁,舊傷復發死在半路之中。齊不遲乘勢擴大戰果,派慕容政諸將追擊而上,殺敵萬餘人,血流成河。又命齊不退於赫赫軍隊奔逃回國的必經之地河池再設伏兵,再攻赫赫軍隊。赫赫軍被迫退回都城藏京。
齊不遲一生征戰,鐵血丹心,終於於六十花甲之年憑此“雁鳴關”一戰封侯拜相。居大周武將第一侯“定勳侯”,太祖欽命丹青妙筆畫其畫像,懸掛在上京太廟的偏殿“陽翼殿”中,名垂青史。甚至當年落鐵山附近若有孩兒頑皮啼哭不止,只消大人哄一句“齊不遲來了!”孩子必定嚇得不敢再哭鬧了。
可惜天不假年,齊不遲在封爵三月後力竭而死,含笑九泉。其後人雖然被太宗以富貴榮蔭化解兵權,不再手握大周萬千兵馬,然而身家富貴,寵遇優渥經歷百年不衰。直到本朝乾元年間,齊氏一族漸漸人丁凋零,家族才逐漸式微。然而將門百年,積威猶存,名聲顯赫。而齊不遲的後人,如今在宮中的即是端妃齊月賓。這也是何以齊月賓自幼養在深宮,為玄凌必選嬪御的緣由。
齊不遲死後數年,死訊依舊被大周朝廷牢牢封鎖,赫赫在雁鳴關一戰後不僅折損元帥和數萬兵士,連大汗也命殞途中。赫赫畏懼齊不遲的餘威,加之元氣大傷,數年內不敢對大周輕舉妄動,一味地安分守己。不久,繼任的赫赫大汗英格向大周議和,願以落鐵山為界,建立“互市”買賣,以牛馬換取大周茶葉、絲綢、米糧,各守邊境,永不互犯。
齊不遲死後大周其實已五多少可用之兵,加之雁鳴關一戰,於國力民生的損耗亦不是三五年間就恢復的過來的。巴不得赫赫來議和,於是順水推舟應承了。於赫赫和大周的中界河池雙方歃血會盟,史稱“河池會盟”。
大周和赫赫分別在上京和藏京建碑,刻盟文及與盟人名於其上以紀其事。雙方在盟文中申明“和同為一家”的兄弟親誼,協定今後“社稷葉同如一”,“各守本境,互不侵擾”,“煙塵不揚”,“鄉土俱安”。還規定了大周與赫赫雙方人員往來路線和設立“互市”等具體事項,約定“善以金銀、牛馬、皮張、馬尾等物,商販以緞細、布匹、釜鍋等物”。
落鐵山左近各五十里,設有“互市”,專門設立了茶馬司,茶馬司的職責是:“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馬於四夷,率以茶易之。”,又陸續開設馬市十三處,“每歲貢馬一次,以二月為期”。
然而建元十年赫赫兵臨城下的情景太祖依舊曆歷在目,建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