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頁)
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0月5日,麥克阿瑟終於等到了從1943年春天以來一直苦苦期盼的那句話:“同意攻打呂宋島。”
“捷”號作戰計劃(1)
1944年10月15日18時,日本廣播電臺年輕貌美的女播音員“東京玫瑰”用她那甜美的聲音報告了一條舉世震驚的訊息:
自10月12日以來,我大日本帝國陸海軍在臺灣水域重創來犯的美軍機動艦隊。這次痛打美軍機動艦隊之戰被大本營稱之為“臺灣海域航空戰”。此次空戰是繼我珍珠港勝利之後的第二個重大勝利,它使美軍機動部隊損失兵力過半。現在,敵人正在逃遁中。
大本營海軍部就12日以後的戰果發表綜合戰報如下:
擊沉美國航空母艦11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3艘、巡洋艦或驅逐艦1艘。擊傷航空母艦8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4艘、巡洋艦或驅逐艦1艘、艦種不詳13艘。另外,被確認擊中起火物不下12處。
我方損失飛機312架。
不明真相的日本國民在聽到“第二個珍珠港勝利”的訊息後欣喜若狂,激動萬分,在東京、大阪召開國民大會,小磯國昭首相在會上高呼:“勝利就在眼前!”日本天皇頒發敕語,嘉獎聯合艦隊,並宣佈全國放假一天,慶祝這場勝利。大藏省對慶祝的國民格外開恩,決定17日~19日對國民飲酒的場所,增加一倍的配給酒。這是兩年多來處於緊張戰爭狀態下的日本人第一次享受假日。就連德國的希特勒和義大利的墨索里尼都發來賀電錶示祝賀。
日本海軍上層集團製造的這個“彌天大謊”,一時間確實欺騙了不明真相的日本國民,也給在太平洋戰場上苦苦支撐的前線日本官兵打了一針強心劑,甚至連日本陸軍的高階將領和小磯國昭首相也長出一口氣,以為日軍制定的“捷”號作戰計劃初見成效,日薄西山的大日本帝國還可以東山再起。
與陶醉在“勝利”之中的日本普通民眾不同,此時籠罩在大本營陸、海軍部高官頭上的卻是凝重的陰雲。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到1944年夏天,整個法西斯軸心國都在走下坡路。
在西方戰場,先是蘇軍徹底粉碎了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包圍,開始了戰略大反攻,繼而是美英軍在諾曼底登陸成功,開闢了第二戰場。德國失敗的結局已十分明顯。
在中國,日本動用兵力41萬人、汽車萬輛、馬萬匹,在2000公里的戰線上進行了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一號”作戰),企圖“消滅敵有生力量,攻佔粵漢及京漢鐵路沿線南段的重要地區,搗毀敵空軍主要基地,粉碎重慶政府繼續抗戰的企圖”。日軍為組織這一“繼中國事變後又一次的大規模作戰”,不僅取消了從中國戰場抽調5個精銳師赴太平洋方面以及另外集結5個師待命的命令,還從關東軍抽調了大批部隊投入中國戰場。結果並未到達戰役目的,蔣介石政府仍在抗戰,美軍利用中國基地空襲日本本土的活動仍然頻繁,“把中國大陸變成南北貫通的大走廊,確保本土至南方各地的陸路交通”的美夢破產了。
在太平洋方面,日本在馬里亞納的海空決戰中失敗,###陷落,被視為“生命線”的“絕對國防圈”被捅破了,日本本土同南洋各地的聯絡受到嚴重威脅,連菲律賓也直接暴露在美國人的炮口下。知悉戰爭真相的軍國主義頭目們一時間陷入極度的惶恐之中。他們心裡十分明白,美國的遠端轟炸機可以以馬里亞納為基地更加頻繁地轟炸日本本土和東京,盟軍部隊可以直接在日本本土登陸。
這種種的現實與可能,使戰爭形勢急劇惡化,並直接導致了在任2年零8個月的東條內閣倒臺。7月18日戰爭狂人東條英機向天皇遞交辭呈,7月22日新一屆內閣倉促成立。由原朝鮮總督小磯國昭擔任內閣總理大臣,原教育總監杉山元擔任陸軍大臣,曾任總理大臣的米內光政擔任海軍大臣。在此之前,原關東軍總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已接替了東條擔任陸軍總參謀長職務。
小磯首相雖然對戰爭的前途尚無成熟的考慮,但他要加強政府對戰爭的影響和控制。8月4日,他在陸海軍的支援下,撤銷了開戰以來一直延續下來的大本營與政府的聯席會議,新設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最高戰爭指導會議的正式成員是陸軍參謀總長、海軍軍令部長、內閣總理大臣、外務大臣、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
“捷”號作戰計劃(2)
在大本營的提議下,1944年8月19日,日本當局召開了有天皇裕仁親臨會議的“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會上,決定了《對世界形勢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