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3/4頁)
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面前然而止。
4月上旬,美國人捲土重來。這次他們帶來了山嶽叢林地帶作戰的新武器——推土機。動力強大的軍用推土機揮動鐵鏟,把大樹、灌木叢成片地清除掉,在密林深處開出一條急造公路,隨後美軍坦克和大炮便沿著這條公路逼近日軍陣地。4月17日黎明,美軍坦克終於把擋在面前的日軍士兵逐出陣地,推進到距碧瑤僅10公里的地方。此時,山下奉文已率領躲在碧瑤的方面軍機關人員和日本僑民撤退到班班地區,仍留在碧瑤的日軍拼死發動反擊,絕望的日軍士兵甚至駕駛著只剩最後一升油的輕型坦克撞向美軍大型坦克。這些近乎瘋狂的舉動畢竟難以挽回失敗的戰局。
4月24日,山下奉文被迫放棄碧瑤,下令損兵折將的第23師撤往地形更加險峻的高地——賓羌西北部地區。
美軍佔領碧瑤後,重新調整兵力,把巴雷特山隘作為進攻的重點。而幫助美軍打勝這一仗的還是推土機。為了克服日軍依恃的險峻地形和清除日本人藉以隱蔽的熱帶叢林,美軍差不多把昔日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嶺變成了一個大工地,推土機的轟鳴聲終日響徹雲霄。守衛巴雷特山隘的日軍第10師和坦克第2師經過連日激戰,此時只剩下幾千人,其中大多數人缺彈少食,戰鬥力迅速下降,實在頂不住美軍的步步緊逼。至6月1日,巴雷特山隘上終於升起了美國的星條旗。
“尚武集團”東、西部據點的相繼失陷,打破了山下奉文依託其險峻地形長期抵抗的夢想,特別是美軍根本沒有給他喘氣的時間,隨即派出水陸坦克衝向卡加延河谷方向。那裡可是他長期抵抗計劃的關鍵所在——日軍的軍需儲備和糧食都來自卡加延河谷,無論如何也要拚死保住。他立即調集第103、第105兩個師,在位於卡加延河上游的巴加巴古佔領陣地,向美軍發起反擊,企圖擊潰其水陸坦克部隊。然而,山下奉文匆匆組織起來的反擊卻沒有成功,原因是日軍第103、105師沒有運輸車輛,多日來餓得頭昏眼花計程車兵們僅靠雙腿穿山越嶺,等他們趕到巴加巴古附近的奧裡翁嶺時,美國人早已進入巴加巴古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掃蕩呂宋島(3)
此時,擺在山下奉文面前的是一個兩難選擇:要糧食,還是要持久作戰?
選擇前者,日軍就應當全力保住卡加延河谷,那裡豐富的糧食足夠幾萬日軍生存下去,問題是把兵力集中在相對平坦的河谷地區,卻無險可守,在擁有飛機、大炮和坦克優勢的美軍進攻下,必然要全軍覆沒。
選擇後者,就要放棄河谷,鑽進深山老林,憑藉險峻的地形與美軍周旋。這樣可以支援較長時間,但那裡山高林密,沒有糧食儲備,沒有彈藥補充,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就算士兵們勒緊褲腰帶,又能支撐多久呢?
山下奉文咬咬牙選擇了後者,在山區腹地構築防線,企圖持久作戰。他選定了阿信河上游和普洛古山區周圍東西約50公里、南北約80公里的盆地。其最高點為普洛古山,海拔2900米,山上只有少數土著民族內格里特人出沒,這可是菲律賓的最高峰了。負責防守這道防線的有日軍第19、第23、第105師、坦克第2師和第58混成旅。日軍第10、第103師以及沒有一架飛機的第4飛行師,在卡加延河上游地區的戰鬥中被分割成許多部分,失去了與方面軍的聯絡,指望不上了。即使參加戰線防禦的日軍各部隊,也是嚴重減員,每個師只有5000人到6000人,第58混成旅只剩下2000多人,還大部分是病號。他們用來守衛新陣地的主要武器就是步槍和機槍,還有用卡加延煤礦儲存的炸藥製成的簡易手榴彈,除了第19師,其他部隊連一門火炮都沒有。
從這時起,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為止,呂宋島上很少發生大規模激烈的戰鬥,但戰鬥一直在進行著。美國第6集團軍司令克魯格指揮9個師總共打死了十多萬日軍,美軍各部隊也因此疲憊不堪、嚴重減員,戰死近9000人,負傷3萬多人。
直到戰爭結束,呂宋島的高山密林裡仍遊蕩著將近6萬日本軍人。他們彈藥短缺,糧食匱乏,根本談不上什麼頑抗,只是為了生存,在叢林中到處覓食,在極度飢餓中苦熬著看不見盡頭的日子罷了。
一部名叫《菲島攻防戰》的書生動而細膩地描寫了日本侵略者狼狽逃往阿信河上游和普洛古山區周圍盆地被美軍追擊和飢餓折磨的遭遇:
美軍已經逼近。後面有追兵,頭頂有美國飛機。日本士兵揹著揹包紛紛跑到山洞裡去躲避。他們只有躲進洞子,才有一線活著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