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朋友問,你們在創業之前都做了那些準備?他們也想做一家公司,可是有很多顧慮,感覺是不是北京的創業環境更加寬鬆。你們有什麼體會?
饒維維:北京的環境當然很好,尤其在文化方面,但我覺得在創業之前,不管你做什麼行業,首先都要了解這種行業內的規距,然後做到你心中有所把握,再來開屬於自己的公司。
羅渭臨:說到創業準備,我想我們之所以做這個公司,考慮得很簡單,首先這樣的公司門檻低,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同行在做校園公司,它不需要太多的資金投入。其次不需要太多的客戶儲備。第三沒有核心技術,不需要申請專利與產權。所以種種這些造成進入的門檻低。當初我們做的時候,這個行業內的公司屈指可數,我們佔據了一個行業領先的地位,我們認為對此我們有一些優勢,另外我們對它還有興趣。
紀春:你們到底推廣什麼?能不能明確地概括一下?
饒維維:我們是一個推廣的服務性公司,我們自己不做產品。我們是為那些想把產品推廣給大學生的一些企業來進行服務。比如剛才說的索尼公司,他們想把索尼的數碼產品介紹給大學生群體,想更多的人知道它,瞭解它的產品,認同它的品牌,想在學校舉辦一系列活動,我們就為它進行這方面的策劃和操作。
紀春:那你們是主動地和這些有意向的公司接觸嗎?
羅渭臨:前期基本上都是我們主動接觸,現在也會有一些公司來找我們,也有可能是以前客戶的介紹,也可能是從網上看我們的資料等等。
紀春:有一位廣州的女孩說,她也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現在在一家外貿公司做普通工作,她快畢業時,和幾位室友商量想要創業,做一些高校服務工作,但最終還是沒有行動起來。
大學校園的依戀(4)
羅渭臨:其實離開前一個公司後,當時我們並沒有馬上做這樣的公司。我們碰到一個自己開公司的人,他跟我們說,中國每年有很多自己創辦的公司,但第一年就會倒閉90%,剩10%,,而三年內倒閉的公司又佔90%。我當時處在低潮時期,之前做事又非常失敗,聽到這個情況,我想我沒有把那家公司做到倒閉,說明我們還是滿成功的。
饒維維:其實創業真的是件滿艱苦的事情,我覺得也許並不適合所有人,所以我想每個人真想去做什麼,還是最重要的。
紀春:那你覺得創業適合你們嗎?
饒維維:至少目前為止,我認為它帶給我的收穫比我付出的還是要多。我對我做的事情感到很快樂,而且我有一個很好的資訊和預期,所以我認為它適合我。
紀春:一位江蘇的朋友,說自己是市場營銷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兩年了,想問你們有沒有相關專業的學習,包括管理方面學習,這些學習是在實踐中學的,還是補的課?
羅渭臨:實踐中會碰到很多困難、問題,當然需要下去補課,看很多這方面的書,然後再來解決,另外我覺得管理是由你的胸襟來決定,:心有多大,才能決定成就有多大。
饒維維:我對管理這方面感觸比較深。原來我們不論是做業務,還是做管理,都是紙上談兵、紙上練兵。後業自己做公司,發現沒有那麼多錢請人做,所以不管投資人也好,員工也好,都要從第一線的業務員做起,在這個過程中,你會你慢慢地精通了業務,然後,你才有自信去指導和帶領你的手下,才能具備一個管理者的資格,再慢慢摸索管理的經驗和技巧,我覺得這些要一步一步來。當然這是我們公司發展的情況決定了這樣的做法。
紀春:有些大學生朋友想聽一聽你們對創業方面的指導意見。
饒維維:指導意見談不上。我覺得每個人選擇這樣的道路時,首先應該要慎重。象當初我們離開之前的那個公司時,我們也曾彷徨過,是再去工作呢?還是繼續做這樣的公司?經歷了地個比較痛苦的過程,當時有支援的、有反對的,最終我們覺得真是想去做那件事,也確實認為我們有一定的可能性和信心,才下決心做了。我們的建議是如果你真那麼想做的話,可以去嘗試一下,但無論做什麼,事先一定周密地考量,思索成功的條件,這是很有必要的。
紀春:在創業過程中,特別是一年輕人容易遇到的一些問題,能不能舉一、兩個例子?
饒維維:第一可能是經驗不足。特別是象我們這樣一開始涉及管理職能的,特別容易出現問題。第二可能是資源不太夠,你做什麼東西,一般來講不是靠單打獨鬥來的,最好是能夠廣泛地合作,去看看什麼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