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4/4頁)
紅色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數幾個中國企業家之一。他立下一條鐵律,華為永遠不做通訊運營商,只做通訊裝置和網路解決方案提供商,他堅定地走進自主創新的窄門,製造一種壓力把華為壓強。華為選擇了一條充滿風險的,走技術自立,發展民族高新技術的實業之路。任正非曾自我解嘲說,無知跌進了通訊裝置這個天然的全球力量競爭最激烈的角力場,競爭對手是擁有數百億美元資產的世界著名公司。這個角力場的生存法則很簡單:你必須首先是一支全球力量。而中國5000年來所形成的民族心理素質和技術素質,都不足以支撐一流的全球化大公司。這個深刻的憂患,一點沒有阻擋任正非往前走的果斷。為此,十幾年如一日,華為一直拿出銷售收入的10%作為研發投入。投入強度之高,當屬中國公司之最。
華為固守通訊裝置供應這個戰略產業,除了一種維持公司運營高壓強的需要,還為結成更多戰略同盟打下了基礎。商業競爭有時很奇怪,為了排除潛在的競爭者,花多大血本都不在乎。在通訊運營這個壟斷性行業,你可以在一個地域獲得一小部分的通訊運營收益,可是在更多地方運營商會關閉你切入的通道。任正非洞悉人性的弱點,守護著華為長遠的戰略利益。
對人性的把握,還使得從不按常理出牌的任正非做出了“不可思議”的選擇:把華為的分裂者李一男重新作為合作伙伴收進華為。當年,李一男在風險基金的推動下,從華為拉走了100多名技術與銷售精英創立了港灣,形成了連鎖反應。人們紛紛效仿,其後從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