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禮之時,倭兵放了五枚沖天炮竹,大概是胡將軍一時攻城心切,誤以為是號炮了。”
戚繼光沉思一會,想道:胡宜春自剿寇以來,一直衝殺在前,從未違過軍令,這次或許是誤聽號炮了。再者,如若處置不當,日後見到俞大猷,如何交代?於是怒氣稍減,說道:“即使是誤聽號炮,身為帶兵將領,也不應有之。這次看在眾將求情的份上,權將腦袋寄在汝項上,拖下去打四十軍棍,以戒而後!”
胡宜春道:“謝將軍不斬之恩。”
胡宜春捱了四十軍棍,皮開肉綻,連哼也沒哼一聲。他並不埋怨戚繼光,只是自責:我誤聽了號炮,違反了軍令,貽誤了軍機,打幾棍子是理所當然的事,就是殺頭,也沒有什麼可說的。
此時有兩個寇目因酒喝多了,一時沒有逃脫,趴在廳後廊廡下,被戚繼光拍案之聲驚醒,是以聽得一清二楚,只嚇得渾身顫抖,大氣也不敢出,想道:好利害的戚繼光!好硬朗的胡宜春!
胡宜春用刑畢,戚繼光傳令眾將搜查城內,毋使倭寇漏網。眾將去訖,戚繼光自領親兵尋查縣衙。
月色已經西沉,繁星明滅點綴著夜空,戚繼光手提長劍,由親兵挑燈引路,步入後院,在假山花木間各處搜尋。忽見兩個黑影在視線中一晃,即隱於前方的假山石後,親兵們欲待追趕,戚繼光一擺手,輕聲說道:“隨他去吧。”親兵們莫明其妙,不知一向痛恨倭寇的戚繼光,何以陡然發了善心?正是:
虛實原為用兵道,
金鉤暗下釣元鰲。
將軍帷幄施奇計,
倭寇巨酋難再逃。
第十四章 雙龍剋星(上)
浙江普陀山與其說是山,毋寧說是島。它位於杭州灣舟山島東面,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每當夏季,東南臺風襲來,海上通行中斷,商旅裹足,普陀山便與外界隔絕,孤懸海上,浪嘯風吟。
幾年前,雖非颱風季節,普陀山為倭寇盤踞,也無商旅登島,故而島上寺廟香火蕭條,斷垣殘壁所見皆是。經胡宗憲、俞大猷、湯克寬、戚繼光等大小數十戰,迫得倭寇遠離浙境,向南流竄,普陀山才得以恢復往日的景象。
時值孟春,天氣漸轉,因地處南方海上,普陀山的風已帶有暖意,是以大地甦醒,小鳥啁啾,引來了許多舟楫遊客,朝山敬香者。廖展雄、胡宜秋受戚繼光之託,送姚氏母子回浙江餘姚後,便泛舟來到普陀山,此刻也夾在朝拜觀音菩薩的敬香者中。
廖展雄道:“秋妹,我一直不明白,杭州灣分明位處東海,何以人們皆稱‘南海普陀山’呢?”
胡宜秋道:“普陀山原名古梅岑山,確是位處東海。相傳有天竺僧人來此,發現這裡的古梅岑山,與佛經上所載觀音菩薩居地南海的‘普陀落迦’完全相合,便認為這裡就是南海‘普陀落迦’,即改古梅岑山為普陀山,故稱‘南海普陀山’。於是搬走了島上原有的元世天尊神像,修建了觀音菩薩廟院。”
廖展雄道:“還有,你學藝的廟院,名叫‘不肯去觀音院’。我想,叫‘觀音院’便了,為何要加上‘不肯去’三個字,‘不肯去’哪裡呢?”
胡宜秋笑道:“聽師父說,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有日本僧人慧鍔自五臺山請觀音塑像回國,行至普陀山,遇颱風受阻,便在潮音洞旁泊舟登岸,暫住山民張氏之宅。慧鍔和尚曾幾次啟航去日本,都因風浪太急而被迫返回普陀山,故此他認為,觀音不肯去日本而留戀著華夏古國,便在普陀山修建了‘不肯去觀音院’,供奉那尊觀音佛像。其後法雨寺、普濟寺等寺院相繼建成,於是普陀山寺廟林立,香火極盛,便成了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說話間,二人繞過一個小山丘,眼前呈現一片紫竹林,只見修竹扶疏,微風弄影。紫竹林東有“蓮花洋”,煙波浩渺,漁帆點點,當真是絕世勝境。
穿過紫竹林,便見一座廟院,門楣上高懸匾額,隸書六個金字:“不肯去觀音院”。其山門兩旁還有一副對聯:“紫竹林中觀自在,白蓮臺上現如來。”廖展雄笑道:“即景對聯,妙哉,妙哉!”
二人步入觀音院,迎面有一小尼姑走來,見到胡宜秋,忙合什道:“不知師姐芳駕蒞臨敝院,貧尼有失遠迎,望且恕罪。”做了一個鬼臉。
胡宜秋笑罵道:“小鬼頭,哪裡學來的酸味!”
小尼姑笑道:“三年不見,師姐又豐豔了許多。”看到她身旁書生打扮的廖展雄,隨即止語,吐了吐舌頭。
胡宜秋道:“說正經的,師父在家麼?”
小尼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