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御九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意發難。
滅緣和尚見莫問並不坐下,也不強求,站立旁側等莫問道明來意。
莫問沒有急於說話,而是打量著禪房的事物,和尚將一切事物視為身外之物,故此僧房之中除了必要的誦經生活器皿,不會有多餘的東西,在窗臺內側有一盞油燈,油燈裡的燈油已經乾枯,不問可知多年未曾使用過。
房中無有旁物,莫問便將視線轉移到了那柄禪杖上,禪杖是僧人的法器,也是兵器,不過它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在行腳時當做柺杖使用,滅緣和尚的這柄禪杖為黃銅熔鑄,末端多有禿卷,由此可見滅緣和尚曾經多次出山雲遊。
滅緣和尚在等莫問道明來意,莫問卻並不急於說話,看罷房中事物之後扭頭細看滅緣和尚,滅緣和尚年紀在四十歲上下,中等身材,五官柔和,雖然偏瘦卻仍然看得出年輕時很是清秀俊美。
每個人判斷美醜的標準都不一樣,但大體上都遵循一個規律,那就是五官柔和的比較順眼,五官生硬或者某一項超出或低於常人的則被視為醜陋,這滅緣和尚的五官就屬於非常柔和的一類,在世人眼裡是個不折不扣的俊美男子。不過也正因為此人的五官沒有明顯而獨特的特徵,由此令得他不敢確定此人與他熟識的那個人是不是有血緣關係。
換做旁人,有人如此打量自己,定然會出言詢問,但滅緣和尚卻並沒有主動發問,也沒有主動移開眼神,而是看著莫問的人中耐心等他說話,此舉表明此人是個非常有度的人,若是直視他人眼睛則會被視為有敵意,若是看嘴唇以下就顯得自己無有自信,看口鼻之間的人中是最平和的眼神。
“大師祖籍何處?”莫問隨口問道。
“秦州。”滅緣和尚平靜的答道。
莫問聞言緩緩點頭,滅緣和尚沒有故作高深的說什麼出家人不提祖籍故鄉,此舉令他對滅緣和尚高看了一眼,此人不假。
“真人為何有此一問?”滅緣和尚反問。
“大師與貧道的一位親人口音相近。”莫問出言答道,滅緣和尚既然問了,他就必須回答,如若不然滅緣和尚就不會再回答他接下來的問題。
滅緣和尚聞言點了點頭,沒有再問。
“大師乃純陽之身修行?”莫問又問。
滅緣搖了搖頭,雖然莫問問的唐突,他卻只能回答,因為即便他不回答,二人一旦動手莫問也能察覺的出來。他也大致揣度出了莫問的修為,但莫問是主動前來,他是被動應對,不知莫問此番前來的動機,心中就缺乏底氣。
“恕貧道失禮,請問大師俗家姓氏。”莫問問道。
“阿彌陀佛,請真人體諒。”滅緣雙手合十,唱誦佛號。
“大師俗家可有妻妾?”莫問又問。
莫問此問更加唐突,滅緣聞言再度唱佛,“阿彌陀佛。”
“大師想必知道自己陽壽已盡,理應魂歸地府。”莫問直視滅緣雙眼“貧道曾欠下謝範兩位陰差的人情。”
“阿彌陀佛,貧僧乃佛門比丘,已證羅漢果位,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滅緣搖頭說道。
“大師的羅漢果位需天地重開方可獲得,此時大師仍是凡人,既是凡人,陽壽終了自當前往地府冥司。”莫問正色說道。
“阿彌陀佛。”滅緣再度唸誦佛號,面上不現喜怒。
莫問最為反感的就是僧人以阿彌陀佛搪塞問題,笑過之後出言說道,“我便直說來意吧,青玉山的封一嵐此番亦在收魂之列,貧道見那封一嵐品行端莊,心存仁善,便有心留她性命,貧道已然知道她與大師有舊,若是大師肯還俗收納,定當添福增壽。”
滅緣和尚聞言仍然不顯喜怒,再度以一句阿彌陀佛代替回答。
“貧道與大師一個機會說服貧道,若是大師不能令貧道改變主意,貧道便將這清淨禪院的僧侶逐一殺掉,以此逼迫大師屈從。”莫問平靜的說道。
“貧僧之事,緣何殃及他人?”滅緣和尚皺眉說道。
莫問笑而不答。
“真人如此要挾威逼,與那封施主有何區別?”滅緣和尚無奈搖頭。
“有心為善,行善亦賞。無心作惡,作惡亦罰。”莫問笑道,他說的是道家和佛家諸多不同之一,道家行事不看心中想的什麼,只看最終造成的結果是好是壞。而佛家傳教的教義是隻要最後時刻放下屠刀,哪怕是雙手沾滿血腥的屠夫都能成佛,這種說法可以大量吸引信徒,卻是謊言欺人,世間哪有殺了人念幾句經文就能脫罪的好事。
“真人這不是行善,封施主行事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