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御九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反問。
莫問也不曾猶豫,立刻作答,“發自西域,客居中土。”
孔雀王聞言亦是一笑,莫問未曾對佛教進行點評,其實已經是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不明說是留顏面。
“大師,佛教能否繼續留存中土,只看你今日能否說服貧道,偈語和空談就不必說了。”莫問隨口說道,雖然看似說的隨意,實則這句話的份量很重,氣勢也流於霸道,言下之意是孔雀王若是不能說服他,中土將會再度掀起滅佛狂潮。
“真人對佛門不滿乃是因為中土僧眾修習的乃是小乘教法,小乘教法自私自利,利己而不利人,且容老衲為真人說明大乘教法。”孔雀王說道。
莫問點了點頭,要對一件事物做出判斷,前提是要對這件事情進行徹底的瞭解,不加了解就妄下定論是非常不公允的,而且結論也不一定正確,基於這種心理,他對小乘教法進行了長時間的推研,此時他要做的就是將自己對小乘教法的瞭解與孔雀王所說的大乘教法進行比對。
“小乘與小乘有天壤之別,小乘者,視佛祖為師,修自身,求圓滿,果位止於阿羅漢,大乘者,視佛祖為聖,持菩薩行,普度眾生,眾生皆可成佛……”
雖然孔雀王力求簡單明白,一席話仍然說了半個時辰,這半個時辰之中莫問沒有插嘴,更沒有打斷孔雀王的講述,而是靜心比對大乘教法與小乘教法,不可否認,大乘教法修改了諸多小乘教法的弊端,最為明顯的就是前者普度眾生,後者只管自己,不可否認大乘教法確實比小乘教法高明,但他們滋生的環境都是一樣的,都建立在佛家四大皆空的基礎上,對今生並不看重,一心只求來世,這一點與道家的肉身證道是完全悖離的。
“大師,恕貧道直言,佛教起源於西域,西域遠不如中土開化,百姓生活異常艱苦,由於文風不盛,令得教化不足,導致多有子承父妻等逾越倫理之事發生,佛教的教義是在西域特有的環境下推研而出的,為的是令生活貧苦的百姓忍辱負重,此等自我麻痺的教義,怕是不得適用於華夏中土。”莫問沉聲說道,任何一種理論學說的出現都會受到當時環境的影響,只有迎合了當時的環境,才有可能被百姓接受。
“真人,是否適用並不取決於你我。”孔雀王微笑搖頭。
“自己需要的,正確的,百姓永遠會選前者。”莫問聞言亦是一笑,孔雀王的言下之意是已經有很多百姓選擇了佛教,這些人的選擇表明了佛教存在的必要。
“真人,世間有對錯嗎。”孔雀王笑問。
“過江之鯽千千萬,不如龍蛇一兩條。”莫問笑道,孔雀王認為接受雙方教義的人數可以體現優劣,但他認為決定勝敗優劣的不是人數的多少,而是認可教義的是什麼人,孔雀王的看法建立在眾生平等的基礎上,而他的看法則建立在人分貴賤的基礎上,這是兩條永遠難以交匯的江河,亦是一個不可開解的死結。
“真人,佛道之爭不始於你我,亦不會終於你我。”孔雀王搖頭說道。
莫問聞言點頭表示贊同,漢人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之說,說的是嘴上的爭論永遠分不出高下。
“真人,貴教有隨緣一說,亦有大道無為之說。”孔雀王說道。
“大師,無為並非不為,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無有為而無有不為。”莫問說道,孔雀王的言下之意是身居高位的他們還是不要插手此事為好,將佛教和道教交予天下人自行選擇,而他的意思則是他不會坐視不理什麼都不做,若是有必要,他什麼都會做,孔雀王認為百姓的決定才是正確的,百姓可以自己決定自己想走的路,而他則認為身居高位的人的決定更加正確,沒有統領的帶領和約束,人的劣根性會徹底爆發,肆意妄為會導致自己毀滅,如此一來雙方的爭論再度回到了眾生平等和人分貴賤上。
孔雀王雖然學習了漢話,對於莫問所說卻仍然無法領會,太拗口,太深晦,他轉不過彎來,不過他雖然不知道莫問關於無為的解釋,卻知道莫問想表達的是不會袖手旁觀。
“真人,你若真有滅佛之心,今日就不會到此了。”孔雀王和聲說道。
“大師,貧道所作所為你想必也知道一二,貧道多有狠辣惡名,今日你若不能令貧道改變心意,明日這中土的萬千比丘就會遭噩蒙難。”莫問正色說道。
“真人有何要求。”孔雀王並不認為莫問此言只是恐嚇。
“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任何影響到家庭和睦,血脈傳承的教派都是邪魔外道。”莫問說到此處略做停頓,轉而正色說道,“父母健在者不得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