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的滑翔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部署。奕獲准同兩宮太后會面約2個小時。奕在熱河滯留6天,儘量在肅順等面前表現出平和的姿態,麻痺了顧命大臣。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破釜沉舟,死中求生,睿智果斷,搶奪先機,外柔內剛,配合默契。恭親王奕同兩宮太后密商決策與步驟後,返回北京,準備政變。此時,咸豐皇帝剛駕崩13天。
初五日,醇郡王奕為正黃旗漢軍都統,掌握實際的軍事權力。
初六日,御史董元醇上請太后權理朝政、簡親王一二人輔弼的奏摺。
初七日,準兵部侍郎勝保到避暑山莊。勝保在下達諭旨不許各地統兵大臣赴承德祭奠後,奏請到承德哭奠,並率兵經河間、雄縣一帶兼程北上。
十一日,就御史董元醇奏摺所請,兩宮皇太后召見八大臣。肅順等以咸豐遺詔和祖制無皇太后垂簾聽政故事,擬旨駁斥。兩宮皇太后與八位贊襄政務大臣激烈辯論。八大臣“嘵嘵置辯,已無人臣禮”。《越縵堂國事日記》記載:肅順等人恣意咆哮,“聲震殿陛,天子驚怖,至於涕泣,遺溺後衣”,小皇帝嚇得尿了褲子。兩宮太后不讓,載垣、端華等負氣不視事,相持愈日,卒如所擬。八大臣想先答應兩宮太后,把難題拖一下,回到北京再說。
十八日,宣佈咸豐靈柩於九月二十三起靈駕,二十九日到京。
九月
初一日,同治上母后皇太后為慈安皇太后、聖母皇太后為慈禧皇太后徽號。
初四日,鄭親王端華署理行在步軍統領,醇郡王奕任步軍統領。先是,兩宮太后召見顧命大臣時,提出端華兼職太多,端華說我只做行在步軍統領;慈禧說那就命奕做步軍統領。奕做步軍統領就掌握了京師衛戍的軍權。不久,奕又兼管善捕營事。
二十三日,大行皇帝梓宮由避暑山莊啟駕。同治與兩宮皇太后,奉大行皇帝梓宮,從承德啟程返京師。兩宮太后和同治只陪了靈駕一天,就以皇帝年齡小、兩太后為年輕婦道人家為藉口,從小道趕回北京。
二十九日,同治奉兩宮太后回到北京皇宮。因為下雨,道路泥濘,靈駕行進遲緩。同治奉兩宮皇太后間道疾行,比靈駕提前4天到京。兩宮皇太后到京後,即在大內召見恭親王奕等。
三十日,發動政變。同治與兩宮皇太后,宣佈在承德預先由醇郡王奕繕就之諭旨,宣佈載垣等罪狀:
(1)“上年海疆不靖,京師戒嚴,總由在事之王大臣等籌劃乖張所致。載垣等不能盡心和議,徒以誘惑英國使臣以塞己責,以致失信於各國,澱園被擾。我皇考巡幸熱河,實聖心萬不得已之苦衷也!”就是將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被焚掠、皇都百姓受驚、咸豐皇帝出巡的政治責任全扣到載垣等八大臣頭上。
(2)以擅改諭旨、力阻垂簾罪,解載垣、端華、肅順、景壽任,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退出軍機。《清史稿·肅順傳》記載:此前,“肅順方護文宗梓宮在途,命睿親王仁壽、醇郡王奕往逮,遇諸密雲,夜就行館捕之。咆哮不服,械繫。下宗人府獄,見載垣、端華已先在。”《清穆宗毅皇帝實錄》記載:“以醇郡王奕管善捕營事。”這可能同奕逮捕肅順事有關。
十月
同治帝在大典上穿過的小朝袍初一日,命恭親王奕為議政王、軍機大臣。隨之,軍機大臣文祥奏請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清史稿·文祥傳》記載:“十月,迴鑾,(文祥)偕王大臣疏請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命大學士桂良、戶部尚書沈兆霖、侍郎寶洌А⑽南槲���蟪肌�
初三日,大行皇帝梓宮至京。
初五日,從大學士周祖培疏言“怡親王載垣等擬定‘祺祥’年號,意義重複,請更正”,詔改“祺祥”為“同治”。“同治”含義可做四種詮釋:一是兩宮同治,二是兩宮與親貴同治,三是兩宮與載淳同治,四是兩宮、載淳與親貴同治。
初六日,詔賜載垣、端華在宗人府空室自盡,肅順處斬,褫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職,穆蔭發往軍臺效力。據記載:“將行刑,肅順肆口大罵,其悖逆之聲,皆為人臣子所不忍聞。又不肯跪,劊子手以大鐵柄敲之,乃跪下,蓋兩脛已折矣。遂斬之。”
初九日,載淳在太和殿即皇帝位。
二十六日,禮親王世鐸奏遵旨會議並上《垂簾章程》。懿旨:依議。於是,皇太后垂簾聽政之舉,輿論已經造勢,章程亦已制定。
十一月
初一日,同治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垂簾聽政之所設在大內養心殿東間,同治帝御座後設一黃幔(初為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