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的滑翔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辛酉政變”中,奕受懿旨,帶侍衛、親兵到密雲半壁店,將隨梓宮回京的協辦大學士、贊襄政務大臣肅順在熟睡中擒拿,押回北京後處斬。奕在這次政變中,為妻姐慈禧立下奇功。辛酉政變之後,醇郡王奕官階迭升:封為都統、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管神機營、管善捕營等。同治三年(1864年),加親王銜。四年(1865年),命在弘德殿行走。十一年(1872年),晉親王。
同治帝死後,慈禧皇太后懿旨,由其外甥醇親王奕之子載湉入繼大統。據《清史稿·奕傳》記載:“忽蒙懿旨下降,擇定嗣皇帝,倉猝昏迷,罔知所措。”爾後,“舁(yú)回家內,身戰心搖,如痴如夢”。因為兒子載湉入繼大統當皇帝,這是福,還是禍?事情叵測,吉凶難料。
慈禧一言定載湉(光緒)繼承皇位,這是對清朝皇室祖制的重大改變。太后懿旨召見列名者有29人之多,可謂空前。這說明非皇子入承大統,為大清首次,既示鄭重,又免物議。載湉繼承咸豐為嗣皇帝,這實在是清朝皇儲嗣立的又一次大改制:
第一,慈禧改變皇位父死子繼的祖制。清太祖努爾哈赤死後由皇八子皇太極繼承皇位,皇太極死後由皇九子福臨(順治)繼承皇位,福臨死後由皇三子玄燁(康熙)繼承皇位,康熙死後由皇四子胤禛(雍正)繼承皇位,雍正死後由皇四子弘曆(乾隆)繼承皇位,乾隆死後由皇十五子顒琰(嘉慶)繼承皇位,嘉慶死後由皇次子旻寧(道光)繼承皇位,道光死後由皇四子奕(咸豐)繼承皇位,咸豐死後由皇長子載淳繼承皇位,同治死後卻由堂弟載湉繼承皇位。
第二,慈禧改變皇位繼承程式的祖制。清太祖、太宗的遺位繼承人由滿洲貴族會議決定,順治、康熙用遺詔決定皇位繼承人,雍正建立秘密立儲制度,乾隆、嘉慶、道光、咸豐都是這樣繼位的,同治沒有兄弟,順利繼承皇位。但是,載湉繼承皇位,既不是滿洲貴族會議推舉,也不是用遺詔的形式決定,更不是秘密立儲,而是由皇太后“一言而定”,這是沒有先例的。
第三,慈禧改變幼帝由大臣輔政的祖制。幼帝繼承皇位,必有大臣輔政。順治6歲繼位,由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先為輔政王,後為攝政王;康熙8歲繼位,由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四大臣輔政;同治6歲繼位,先由贊襄政務八大臣,後由議政王奕輔政。但是,載湉4歲繼位,沒有輔政王、攝政王、輔政大臣、贊襄政務大臣、議政王輔政,而只有皇太后垂簾聽政。載湉繼承咸豐,即為咸豐的嗣皇帝,這就為皇太后垂簾聽政提供了合乎儀規的輩份。如新皇帝繼承同治為嗣皇帝,則應由同治皇后垂簾聽政。因而,慈禧將皇權緊緊地抓在個人手中,達到了清朝極權體制的頂峰。至於奕,他與慈禧有聯合,也有衝突。到光緒十年(1884年),發生了“午門案”。事情的經過是:慈禧派宦官往孃家送東西,事先敬事房沒有向守門護軍傳旨,護軍阻攔,太監不服,互相毆打。太監報告慈禧,慈禧要對值班護軍廷杖。有的書記載了奕同慈禧的精彩對話——奕說:“廷杖乃前朝虐政,不可效法。”慈禧說:“汝事事抗我,汝為誰乎?”奕說:“臣是宣宗第六子!”慈禧說:“我革了你!”奕說:“革了臣的王爵,革不了臣的皇子。”慈禧太后沒有辦法,只好讓步。但慈禧從此加深了對奕的怨恨,後奕被解除軍機大臣職務。
慈禧立載湉繼承皇位,是咸豐故去13年以來,慈禧在皇位繼承與親理朝政上,繼第一次垂簾聽政後的第二次改變祖制。這兩次改變祖制,其目的只有一個:垂簾聽政,獨掌朝綱。
光緒入繼皇位後,從4歲到17歲的12年間,是他作為兒皇帝——少帝的時期。
光緒的少帝生活
載湉繼承皇位後,按照清朝皇室的“家法”,小皇帝到了6歲,就要到上書房讀書,他自然也不例外。因為光緒年齡太小,母親又在醇親王府不能見面,只好由他父親醇親王奕到宮裡幫助照顧。醇親王奕是一位知進退、明榮辱的人,也是深知慈禧的性格與為人的人。
先說醇親王奕在兒子做了皇帝之後,他做的幾件事情:
第一,上《豫杜妄論》的密奏。先講一個歷史故事:明朝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死後無子,由他的堂弟朱厚熜(cōng,嘉靖)繼承皇位。嘉靖被從湖北安陸接到北京登上皇位後,演出了一場“大禮儀”的鬧劇。正德的父親、嘉靖的父親應當怎樣稱謂?一些朝臣的意見是,“本生父曰興獻帝”、過繼父稱“皇伯父敬皇帝”;另一種意見則相反。何孟春等大臣136人匯聚在金水橋南跪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