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頁)
天馬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山東軍政委員會決定集中優勢兵力,於12月中旬支援第111師,發起第三次甲子山討叛戰役。參戰部隊主要有剛從蘇北調回的教導5旅、教導2旅第6團、山東軍區第2旅第5團和第6團、濱海分割槽獨立團等單位。
在此之前,根據中央的指示,為支援在“皖南事變”遭到重大挫折的新四軍,山東的八路軍曾調一部分力量去支援新四軍,後來根據情況的變化,一部分已劃歸新四軍指揮的部隊又回到山東八路軍的建制。上述從蘇北調回的部隊就屬於這種情況。
在戰役發起之前,羅榮桓到教導5旅,看望了剛歸還建制的指戰員,並向大家作了戰鬥動員。他說:奪回甲子山,對支援第111師,鞏固和擴大濱海根據地,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他用手指著甲子山方向說:“你們要把孫煥彩這個釘子拔掉,在那裡安家!”
12月17日,陳光到前線親自指揮這次作戰。處理與地方之間的關係是陳光的弱項,但指揮打仗則是他的強項。經過察看地形和偵察,陳光決定採用中心開花的戰術。具體部署是:以教導5旅從東面繞過朱蘆和劉家東山去攻佔孫煥彩的駐地石場;以教導2旅第6團、山東軍區第2旅第5團和第6團從西面攻佔祉坊;以第115師迂迴佔領甲子山制高點。乘夜各路隱蔽進入攻擊陣地,待第111師佔領甲子山後打訊號彈,各路一齊出擊,佔領石場,然後乘亂殲滅孫煥彩部。18日晚,部隊按部署展開。開始一切都很順利,第111師打了訊號彈後,西線部隊佔領了祉坊,但東線部隊出了岔子,被嚮導帶錯了路,結果是南轅北轍,不是北上石場而是南下到了朱蘆。待發現這一錯誤時,天已經大亮了,再返回去攻石場,必須經過孫煥彩的劉家東山陣地。在此情況下,陳光決定強攻劉家東山。
攻擊開始後,敵人憑藉用石條修築的堅固碉堡,用密集的火力進行頑抗。教導5旅傷亡很大,進攻未能奏效。看來,打仗不能光靠死打硬拼,還需要打巧仗。
正在師部參加生產節約大會的羅榮桓,聽說戰鬥打得不順利,就馬上帶上一個騎兵排,趕到前線,一直來到距敵只有500米的指揮所,主持指揮員們開會,研究打法。朱瑞和陳光都參加了會議。大家分析了敵情,研究了初戰不利的教訓,決定改變打法。然後,山東縱隊第2旅用炸藥包摧毀了敵人的堅固工事,戰鬥發生了轉機。在八路軍強大攻勢壓迫下,孫煥彩支援不住了,很快就率殘部倉皇逃跑,甲子山區終於被八路軍收復。
第十章 巧用“翻邊戰術”
第十章 巧用“翻邊戰術”
在日本人瘋狂推行“治安強化運動”的過程中,日偽軍不斷對八路軍的根據地進行蠶食和“掃蕩”。在日軍強大,八路軍相對較弱的情況下,八路軍只能進行敵後游擊戰,採用“翻邊戰術”,即不把主力部隊部署在根據的腹部,而是部署在靠近一路敵人的根據地邊沿地區。當敵人“掃蕩”時,不是“敵進我退”,“誘敵深入”,而是“敵進我進”。即在弄清敵人特別是當面之敵的動向後,趁敵人的包圍圈尚未緊縮,並有較大空隙時,選擇敵之弱點,由根據地經邊沿游擊區,“翻”到敵人的後方去,打亂敵人部署,粉碎敵人的“掃蕩”。這一戰術符合當時敵後抗日鬥爭的實際。因為,日軍是異族侵略者,在政治上處於劣勢地位,即使在敵佔區也是十分孤立的。加之其兵力少,後方空虛,八路軍在敵佔區仍可得到老百姓的支援而取得行動的自由權。
在堅持邊沿游擊區的鬥爭中,組織小部隊和民兵滲入到敵佔區,襲擊日軍後方,打擊敵偽政權,牽制日軍對根據地的蠶食,也是“翻邊戰術”的組成部分。
雖然“翻邊戰術”從1940年就已開始運用,但只是到了1942年,羅榮桓才正式把這一名詞提出來。
大洋馬
1940年4月中旬,日偽集中了近8000人的兵力,分別從鄒縣、滕縣、棗莊、嶧縣、臨沂、費縣等據點出動,向抱犢崮山區根據地進行大規模的春季“掃蕩”,企圖乘青紗帳未起之前,一舉殲滅八路軍。各路敵人互相策應,步步為營,首先在邊沿區“掃蕩”了一個星期,從21日起,開始向大爐中心區合圍,主要目標是115師的指揮中心。
敵人“掃蕩”的訊息傳來時,115師正在召開全師政治工作會議。隨後,陳光與羅榮桓決定,除師機關率特務團兩個營配合魯南軍區四縣邊聯支隊堅持在內線與敵周旋外,其他主力部隊均置於外線,從背後拖住敵人的後腿。
在完成部署之後,為了縮小目標,便於機動,留在內線的師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