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3/4頁)
天馬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38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召開。在這次全會上,毛澤東批評“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口號時說:“在敵後,只有根據國民黨已經許可的東西(例如國民黨的《抗戰建國綱領》),獨立自主地去做,無法‘一切經過’。或者估計國民黨可能許可的,先斬後奏。例如設定行政專員,派兵去山東之類,先經過則行不通。”
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指示115師所採取的上述行動,就屬於“先斬後奏”的性質。
1938年10月,日軍佔領廣州、武漢,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軍加緊對國民黨實行政治誘降,而把主要兵力對付共產黨的抗日武裝。與此相呼應,國民黨頑固派也轉為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加緊給共產黨和八路軍制造麻煩。而山東起義後組織起來的武裝既缺經驗,又缺幹部,派主力部隊去山東已是刻不容緩。於是,中共中央決定派115師343旅685團去山東微山湖以西地區,進行抗日鬥爭。
11月25日,毛澤東、王稼祥、滕代遠致電彭德懷,指出“陳、羅率部及陳光旅的主力(兩個主力團)全部去山東、淮北為適宜……陳羅東進時,擬分佈於新老黃河間廣大地區,包括津浦(路)東西、膠濟(路)南北在內。尚昆、小平認為可行。”
12月間,朱德,彭德懷向陳光和羅榮桓下達了命令,要求已到達晉東南附近的685團以蘇魯支隊名義先行入魯。先是首戰韓莊、崔莊,殲滅偽軍王顯臣部800餘人。不久,蘇魯支隊到達湖西與湖西人民武裝起義力量組成的山東抗日義勇隊第2總隊進行合併,並改稱蘇魯豫支隊(支隊的活動範圍還包括河南的夏邑縣)。當時,彭明治任支隊長,吳文玉(吳法憲)任政治委員,支隊的任務是鞏固和發展湖西抗日根據地。
隨後,按照軍委部署,115師師部和686團在陳光和羅榮桓的帶領下,也於12月20日晚從山西西部的靈石縣雙池鎮出發東進。部隊冒著紛紛大雪,越過日軍封鎖的汾河和同蒲路,翻越了白雪皚皚的綿山,到達了晉東南的八路軍總部駐地屯留附近。陳光和羅榮桓與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等在敵後相會,感到分外親切。朱德還特地到115師駐地看望指戰員,給幹部們作了形勢和任務的報告,還應羅榮桓的請求,為115師的《戰士報》題寫了報頭。羅榮桓等去總部彙報工作時,朱總司令留他們吃飯,並親自下伙房,給羅榮桓等人炒了一盤辣椒豬肚,大家高高興興地吃了一頓飯。
就在這時,國民黨為了限制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發展,決定在敵後成立蘇魯和冀察兩個司令部,並無理要求115師歸還第2戰區建制,並要求八路軍在山東的地方部隊統一由蘇魯戰區總司令于學忠(同時兼任第51軍軍長)指揮。
如果執行國民黨的命令,八路軍將很難保持自己作戰的靈活性,也不便於發展壯大自己的武裝力量。因此,對蔣介石的命令只有置之不理。但是,當時國共正進行合作,為避免國民黨找到反共的藉口,115師去山東的事最好還要有理由。恰好就在此時彭德懷要去冀南找國民黨的冀察戰區總司令鹿鍾麟,就國民黨頑固派襲擊八路軍一個支隊並強令取消抗日政權(冀南行署)的事件進行談判,115師便以東進支隊的名義護送彭德懷。然後,名正言順地翻過太行山,穿過平漢路,直接進入山東。
就在部隊出發前,羅榮桓的愛人林月琴已經臨產,羅榮桓前往醫院探望。2月14日,林月琴生了一個男孩。即將出發的羅榮桓看到母子平安,放下了心。林月琴一想到自己的丈夫即將出發,心裡當然是戀戀不捨,正好孩子的名字還沒有取,就讓羅榮桓給孩子取個名字。羅榮桓略一考慮,想到115師當時的任務,便說:“部隊正在東進,就叫他東進吧!”
說完,便告別了正在坐月子的妻子,踏上了東進的征程。
羅榮桓給兒子起這個名字,切實反映了當時的現實。東面,就是日軍的後方。東進,就是到敵人的後方去。後來,羅榮桓給兒子取名字的故事在部隊中傳得很廣,並在以後的作戰中,115師的許多部隊都用這個名字作為部隊的代號。“東進”幾乎成了115師勝利的象徵。
從晉西到山東有約3000餘華里,途中要穿越日軍的幾道封鎖線。在行軍過程中,部隊遇到了很多困難,因此,有的人就把這次東進稱作“小長征”。在這次小的長征途中,115師還配合129師粉碎了日軍對山西遼縣的進攻。
1939年3月1日,115師東進支隊經過河北、河南交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