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3/4頁)
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趙高本趙諸公子,痛其國為秦所滅,乃自宮以進。卒至殺秦子孫,亡其天下……”這段話什麼意思呢?說趙高本來是趙國的一個公子,他痛恨秦朝滅了趙國。所以呢,他就自宮——就是自己對自己施行了宮刑,然後到秦國的宮廷中間做宦官,把秦朝的宮廷搞得亂七八糟,最後把秦朝給滅了。他實際上是為趙國滅了秦,這個人不是一般的人。司馬貞的《史記索隱》是《史記》三家注之一,我們讀《史記》有三個重要的註釋,其中有一個就是司馬貞的《史記索隱》。這個《史記索隱》就公開提出來,趙高是“亡秦報趙”,就是滅亡秦國,報答趙國。不但有此一說,我們再引一首詩,做個例證。
古人寫過一首詩叫《詠趙高》,這首詩寫得很漂亮:“當年舉世欲誅秦,哪計為名與殺身。先去扶蘇後胡亥,趙高功冠漢諸臣。”這是一首絕句,就是詠歎趙高的詠史詩。這四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說當年整個天下的人對秦都恨死了,都想把秦給滅掉。當時滅秦的時候,這些反秦的人根本不考慮自己的性命能不能保得住,自己將來能不能有什麼功名,誰都不考慮。“先殺扶蘇後殺胡亥”這是趙高的作為,趙高的這一手所發揮的作用,可比劉邦手下的哪一個大臣的功勞都大。照這首詩來說,趙高的貢獻就是漢高祖劉邦手下第一功臣。劉邦手下的大臣再有功勞莫過於蕭何、韓信了吧,但是也不能“先殺扶蘇後殺胡亥”,殺扶蘇、殺胡亥的是誰呢?是趙高。所以,趙高是漢朝劉邦的第一大功臣。這個話客觀上講,聽一聽有點道理。他確實把秦朝搞得亂七八糟,秦之所以最後滅亡是從內部被瓦解掉的。而內部瓦解秦朝的人就是趙高,從內部瓦解秦朝這個趙高的作用誰都不可替代。從這個意義上講,趙高是漢朝的功臣。
但是,我們對司馬貞的話還不能完全聽信,因為我們衡量一個人是功臣還是罪人有一個客觀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要看:第一,他動機是什麼?第二,要看他的作為是什麼?我們分別從這兩點來看一看。我們先看“動機”。趙高確實是亂秦、亡秦。那麼他亂秦、亡秦是為了報趙呢?還是為了個人的私慾呢?《史記·蒙恬列傳》記載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話,這段話這樣說:“高,雅得幸於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為已也。因有賊心。”這裡明確提到了“賊心”。在《史記》的《蒙恬列傳》中間說趙高有賊心。趙高這個賊心是怎麼產生的呢?兩點。第一,他跟胡亥的關係非常鐵,他覺得必須立胡亥當皇帝,胡亥當了皇帝,他就能得到重用了,這是一個目的。再一個,他痛恨蒙毅,蒙毅當年審過他的案,判過他的死刑。只有讓胡亥當了皇帝,才能夠殺了蒙毅。你看,他的賊心就是這兩個原因。這是為國呢?還是為己呢?很清楚,完全是為了他自己。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來,趙高發動政變完全沒有考慮到國家的利益,沒有為趙復仇之意,完全是為己謀私利。所以,司馬貞的“滅秦報趙”之說不能成立,這只是一廂情願的主觀臆測。
第二,我們從趙高的“作為”上來看,前面這是講動機,我們再看作為。沙丘政變以後趙高做了什麼事呢?趙高就做了兩件事:第一,不斷攫取權力;第二,引誘慫容胡亥。你看趙高在政變以後,先做的是什麼?郎中令——九卿之一;害了李斯以後做了什麼官呢?中丞相。最後他又殺了胡亥立了子嬰。趙高在整個沙丘政變以後他的作為就是不斷地攫取權力。第二點是引誘縱容胡亥,他讓胡亥不要見大臣,讓胡亥在宮中盡情享樂,最後導致秦國的國政不可收拾。
趙高從動機上看為自己,從作為上看是攫取權力和縱容皇帝,他沒有什麼好的作為。趙高的作為與民何利啊?與國何利啊?與民族發展何利啊?對老百姓、對國家、對民族發展一點貢獻都沒有。所以這個人絕不是英雄,他不是亡秦報趙,他是亡秦為己。總而言之,趙高是一個心底極壞的人。
世界上的壞人有兩種,一種壞人是對誰都有使壞,這種人最可怕。第二種壞人是對大多數人使壞,只對少數人好。世界上就這麼兩種壞人。趙高屬於哪一種呢?你想想,趙高對扶蘇要殺,對蒙恬、蒙毅要殺,對幫助他發動沙丘政變的李斯只是作為一個臨時的夥伴,用完了之後要殺,對於信任他、提拔他、重用他的胡亥要殺。所以,趙高屬於第一種壞人。包括他最後派他的女婿閻樂到望夷宮去殺秦二世的時候都是這樣。那可是他的女婿啊,當他派閻樂去殺秦二世的時候,他怎麼做的呢?他先把閻樂的母親扣留起來,抓起來作為人質,然後再派閻樂去殺秦二世。他對自己的女婿都不信任,可見趙高心底之黑暗。
趙高之死我們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