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2/4頁)
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歷史沒有給他留下任何挽救的時間和條件,他接手的秦王朝已經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因此,當追究子嬰亡國的原因時,我們不妨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首先秦二世難辭其咎,但同時還有一個人也是罪大惡極,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另一個起了很大作用的人就是趙高,趙高自毀長城,這點非常重要。秦二世在關東大起義發生以後,一是殺掉說實情的使者;第二是躲入深宮,不見群臣,縱情聲色;第三,他不去處理當時關東趙義軍的事,反而責難大臣。秦二世元年的冬天發生的陳勝、吳廣起義軍打入函谷關,一直打到戲水之邊,打到了今天陝西的臨潼。(現在西安和臨潼之間有高速公路了,非常快,一個小時就可以到),臨潼離西安就非常近了,就在起義軍已經打到臨潼的時候,秦二世才得到真實的情報。《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世大驚,與群臣謀曰,奈何?說明秦二世對當時的情況完全不瞭解,等到人家幾十萬大軍殺近關中,靠近他的都城了,他才大驚。大驚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與群臣謀”,可見這個人並不弱智,在關鍵時刻他知道要和大臣們商議,他說了一句話:奈何?怎麼辦?這個時候,誰能夠挽救這個局面呢?
誰能夠拯救這個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帝國呢?只有一個人。這個人是誰?章邯,章邯是誰呢?是秦國的少府。少府是個什麼官呢?秦國的九卿之一啊,少府是專門給宮庭製作各種器械的一個官。在所有的大臣都束手無策的時候,章邯挺身而出,他提出兩條措施,他說,調集軍隊來不及了,但是修酈山陵墓的刑徒非常多,有幾十萬,立即赦免這些囚犯,然後發給他們兵器,讓我帶領他們去迎擊。我們看過很多電影,都知道西方有時候組織一些敢死隊,都是把那些死囚犯放出來,加里森敢死隊不就是這樣嗎?把這些死囚犯放出來,讓他們去立功。其實最早這樣做的就是章邯,章邯這個主意立即得到了秦二世的批准。因為章邯解決了兩個問題,首先是兵源,兵源從哪裡來?刑徒;誰來做將領?章邯。我們把這個兵團稱為章邯軍團。這個軍團計程車兵都是臨時發了武器組織起來的那些修驪山墓的刑徒。章邯就率領這個軍團迎擊義軍。很快就把進入關中的幾十萬義軍打敗,趕出了函谷關,章邯又一路追擊到楚地,打敗了陳勝、吳廣,逼得陳勝、吳廣自殺。然後又打敗了楚地一支最強大的起義軍,就是項羽的叔叔項梁,把項梁給殺死了。楚地是起義軍最多的地方,結果都被章邯平定了。然後章邯殺了魏王,包圍了邯鄲,可以說是一路凱歌。章邯非常能打,他的出現簡直是白起重生,王翦再世,是章邯挽救了秦帝國,他是秦國能夠力挽狂瀾的一座萬里長城。
秦二世三年,章邯和反秦的義軍首領項羽相遇,在這個地方打了一場決定秦朝命運的鉅鹿之戰,這個鉅鹿之戰秦軍打得不順,首先是王離軍團被消滅。王離是誰呢?王離的身份有兩種說法,其中佔主導意見的是,王離是王翦的孫子,王翦是秦王手下的大將,是滅楚的大將,也是滅趙的大將。他的兒子是王賁,他的孫子是王離。王離這時是長城軍團的副帥,蒙恬被殺了以後,他就成了主帥。王離帶領駐守長城的主力兵團來援救,打鉅鹿打敗了,王離被俘,等於說長城軍團被消滅了。秦王嬴政時期他的兵力分佈是這樣的,在長城這個地方駐守了三十萬大軍,我們稱之為長城軍團。該軍團監軍是扶蘇,主將是蒙恬,副將是王離,這是一支主力。另一支主力是秦始皇派去徵南越的兵團,這個兵團我們稱之為南越軍團,有多少兵力呢?五十萬,軍隊徵南越後就鎮守南越沒有回來,因為沒有接到指令撤回,所以這些人後來就留在南越了。我們以後還會講到秦始皇對嶺南開發的貢獻,這裡邊有一個很關鍵的人物,就是南越王趙佗。這五十萬大軍留在嶺南沒有回來,那三十萬長城軍團被項羽消滅了,那麼剩下的還有誰?只有章邯率領的軍團了。章邯的軍團有多少人呢?二十萬,只剩下章邯的這二十萬了,這二十萬是決定秦朝命運的僅有軍隊,主帥就是章邯。但是這支軍隊最後的結局很不好,其原因就是章邯最後被逼得投降項羽,為什麼?因為章邯和項羽打仗打得不順,打得不順就受到了秦二世嚴厲的責難。我們剛才說過,秦二世的責難很厲害,責難到誰的頭上誰就很害怕,章邯同樣也很害怕。章邯就派他手下的一個將領去向秦二世彙報情況,他本來是想透過解釋,說明情況,讓秦二世諒解他,結果這個人到了咸陽後,趙高就知道了。趙高當時是丞相,趙高故意不見,趙高想把關東起義軍這件事最終嫁禍到章邯頭上,就不見這個使者,這個使者覺得不妙,就連夜逃了,趙高就派人追殺這個使者,可見趙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