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桃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辭不往謁,不知道是擺架子,還是淡泊不屑見官。小蔣無奈,只得徒步親往距縣城十餘華里的大嶺背老漢牧羊處相訪。道風仙骨的唐先生不好再躲,不得已草草接待。交談中,蔣專員請教說:“唐先生,請問當地民間有什麼問題,需要政府及早注意解決的?”
唐先生謙遜而風趣道:“山野之人,見聞不廣,但有一事,久感不當,即當前流行的制服,未免口袋太多。舊式便衣,只一個口袋,百姓尚無多少鈔票把它裝滿。今之上衣下褲,口袋都多,百姓哪能有許多錢來裝?是否可將制服式樣改一改?”提了這一條莫名其妙的意見,唐老漢再不說話。
小蔣和幕僚當時沒有聽出名堂,回來一細琢磨,才弄明白唐先生話中深意,所謂制服即當時的官服,明指口袋暗比吏治,口袋多即暗諷官吏的胃口大。若吏治不清,賄賂公行,貪汙成風,百姓將無法墊滿這些貪囊。雖語暗諷刺,但“關懷民瘼”,因問而答,不可厚非。小蔣感到高興,沒有白跑一趟,鄉野自有賢士。當地百姓為唐先生祝賀古稀大慶時,蔣經國也贈了一緞質軟匾,上繡“國之賢良”四字,表示敬重之意。鄉人懸之於唐家祠,傳揚開來,對唐先生和蔣先生都眾口皆碑,留下一段佳話。
蔣經國的親民愛民有真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