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政府的政策失誤,還是另有隱衷?
任何市場經濟國度,都會根據本國經濟執行態勢,採取不同的財政、貨幣政策。比如,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寬鬆的貨幣政策等。同時,也會將財政與貨幣政策組合運用,比如
採取財政與貨幣政策“雙緊”、“雙松”或“一緊一鬆”、“一鬆一緊”等。
一般來說,股市是一個國家經濟的風向標。在應對股市的政策取向中,同樣也會運用財政、貨幣政策進行調整,在這方面運用得比較得心應手是美國政府。1999…2000年期間,美聯儲曾因為股市過熱而數次調高銀行利率,試圖適度降溫;而到了2001年,又因股市陷入低迷,為啟用股市,破天荒地在一年中連續11次降息。從這幾年美國政府採取的調控政策中不難看出:一、他們比較注重運用貨幣工具,而不太願意運用財政工具;二是貨幣政策對股市降溫效果明顯,對升溫則有些勉強。如今美國政府欲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減稅,至今只聽樓梯聲,未見人下樓,假設有一天正式實施,迭加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之上,對股市的刺激作用肯定會明顯。
回過頭看,中國政府似乎更習慣應用財政工具。貨幣政策在93年開始的宏觀調控中起到了主導作用,有效的抑制了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然而在新一輪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的過程中,貨幣政策卻顯得效微力乏。1996年以來央行連續7次降息,1999年又下調了備付金率,按簡單的貨幣乘數公式貨幣供給約增加1倍多。然而,如此‘寬鬆’的貨幣政策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卻很有限。貨幣的‘大幅’增加也不能刺激經濟增長,表明貨幣政策乏力。
但是,對股市而言,好像貨幣政策相對財政政策來說反應更靈敏,效果更明顯。因為財政政策對股市的作用更多在信心方面,貨幣政策則體現在“真金白銀”方面。中國股市的本質是資金推動型的,或稱成本堆積型的。不難理解,去年在同一天公佈一條積極的財政政策——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和一條相對嚴肅的貨幣政策——加強對募股資金的使用管理,結果市場最終出現了衝高回落,原因是缺乏推高股指的“真金白銀”。僅靠區區每一萬元減少20元的交易成本,解決不了股市低迷的深層次問題。
時值今日,國家仍然沒有實施積極的貨幣政策。在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同時,為什麼卻要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而不提擴張的貨幣政策呢?中國人民銀行的掌門人戴相龍認為:1998年下半年來,國內一方面物價持續走跌,一方面經濟增長加快,出現了通貨緊縮。按常理應當實施擴張的貨幣政策,但央行卻非常謹慎地仍然決定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是因為情況比較複雜。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國目前的經濟結構還不太合理。穩健的貨幣政策是由國情來決定的,而不能以貨幣供應來決定。雖然從總的趨勢來看,我們的貨幣供應量和貸款總量一直在增長,但是貨幣供應量和貸款的增長是與企業的自有資金相配套的。如果貸款增上去,而自有資金的積累上不去就會增加風險。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提出了穩健的貨幣政策。
穩健的貨幣政策具體有何含義呢?戴相龍認為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是保守的政策,更不是收縮貨幣的政策,而是既要防範金融風險,又要加大金融對經濟支援力度的政策。它包括適當增加貨幣供應量、調整信貸結構、保持匯率的穩定以及疏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4個方面的積極內容。
貨幣政策本來只有一個功能,就是保持幣值穩定,防止通貨膨脹。但是,現在既要它維護物價穩定、匯率穩定、外匯儲備穩定,又要支援國企改革,促進充分就業,推動資本市場發展,同時實現這些目標是極困難的。貨幣政策與資本市場應是中性關係,若貨幣政策要去考慮股票價格的變化就會使其有效性降低。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目標是不可控的,而且與經濟增長的關聯程度越來越小。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相當有限,而且今後將越來越多地面對國際協調的要求與壓力。目前中國的銀行業仍屬於典型的寡頭競爭。國有銀行的商業化路途坎坷,金融競爭的格局還沒有真正形成,貨幣政策的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執行人與其最後貸款人的角色是相互衝突的。當金融機構出現支付危機時,中央銀行為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最後閥門責無旁貸地承擔了最後貸款人角色。但是因此而增加的貸款往往又與貨幣政策的初衷相違背。這個問題在化解金融風險的過程中已經越來越多地暴露出來。
2。中國貨幣政策面臨的挑戰中國貨幣政策首先面臨的挑戰是多目標約束。中國貨幣政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