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茶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覺得,擁有近乎蒼白沒有血色的面板才是美,為了變白,人們最初使用劇毒的水銀、鉛粉之類敷在臉上,完完全全就是為美不要命。吸血鬼傳說也是有時代美學背景的。
而隨著時代的推移,歐洲人又發現了另一種美白之術,那就是得肺結核!”
“當時工業時代,煤工業導致歐洲因為汙染而患上肺病的人很多,其中又有很多肺結核病人。”
“相對於此前疾病的症狀,比如腹瀉、嘔吐之類的,肺結核的症狀被認為體面得多,患病者通常瘦弱蒼白、臉頰微紅,這些都被當時的人認為是理想中的美。”
“當時是絕症吧?”
“是的,沒錯,但人總是要死的,這是認知的前提,美美的死不好嗎?”
“好好死光了才好。”
林昭白了他一眼。
“當時的人把病當作身體的變化,一種症狀,當時可沒有微生物的概念,從社會來說,”
她小指頭翹著指向林雙:“美貌就是一種資本,可以用於很多方面給自己創造‘福利’”
“是啊,比起吐出髒髒的東西,或是拉一屁股屎,輕輕咳幾聲,用白手絹掩嘴,看著上面像花一樣的血滴,是挺美的。”
林雙點頭笑道:“病態審美。”
“然後歐洲的貴族與有錢人,居然紛紛想辦法得肺結核,他們甚至花錢將肺結核病人請到家裡,與之同吃同住,發現自己得病之後,往往欣喜若狂。”
“巴黎的醫院,超過三分之一的死因檢查都是肺結核。同時期不列顛的共同人壽辦公室計算後發現,超過七成的公司福利支出都是因為肺結核病。”
“對肺結核的迷戀,直到19世紀晚期,才隨著細菌理論的出現而迅速淡化,歐美各地大規模的公共衛生運動展開後,這種風尚才逐漸消失。”
林昭隨之輕笑:“知道病是由細菌引起的,而細菌又是不美的,那麼肺結核就不再美麗了。所以審美這個東西,是不是很奇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