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麵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為小清河村人口不多,是以相對來說,土地就顯的多出不少。王海明一家就有十五畝地,只是辛苦了一天,才勉強收割五畝。
一想到地裡的撒掉的麥粒,王海明就一陣心疼,以前就聽同學說過,聯合收割機雖然方便快捷,但是撒的糧食也不少,據一些老農估計,一般一畝地就會出現撒掉三四斤的情況,要是一些收割機不給力,甚著會達到五六斤的情況。
所以,吃過晚飯以後,王海明就悄悄地回到白天收割過的地裡,他要實驗一下,心中的想法,是否能奏效。
站在一塊地的中間,王海明釋放出精神力,瞬間,精神力就像洪水一般,向四周散去,雖然只能達到十米的地方。
於是,王海明清晰的感受到地上的一切情況,精神力就像是小雷達一般,反射著地面上的種種。
而且,王海明也清晰的感受到地面上的麥粒,不是很多,稀稀拉拉,王海明也是本著試驗的目的,也沒有介意,而是加大精神力,牽引著地面上的麥粒,緩緩向空間而去。
“果然可以,真是太好了,哈哈”……
雖然王海明對自己的設想,很有信心,但成功的那一刻,還是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要不是大半夜的,甚至想引頸高呼。
如此這般,王海明又換了幾個地方,又同樣的試驗一番,都同樣的成功了。
雖然王海明只是收到十來斤的小麥,但還是高興異常,連睡覺的時候。笑容都沒有褪去 。
第二天的割小麥的情況,比第一天差了不少,最明顯的就是,小妹丟下了自己的陣地,跑去熊大那裡,幫忙運輸麥捆了。
因為熊大是主力,王小雅並不用出太多的力氣,王海明也沒有說什麼。畢竟小妹年紀小,又是女孩子。
王亮倒是啃吃苦,但王海明擔心母親的身體,是以暗暗加把勁,自己要多負擔一些,手中的動作又快了幾分。
其實,王海明的擔心雖然不能說是多餘的。但也不用如此擔心,只是在王海明心中,母親以前一直體弱多病,造成先入為主的想法。
自從小半年前,王海明回家以後,就開始了增強家人身體素質的計劃,而母親劉梅的身上。效果是最為顯著的,不僅平常,常常出現的感冒咳嗽不見了,就連腰腿疼等一些老毛病,都有了很大的緩解,王海明明顯是關心則亂。
弟弟妹妹的緩慢,王海明的加速,雖然第二天的成果依然是五畝,但代價就是,王海明累的。趴在床上,就是不想起來。
不過吃過晚飯以後,王海明還是又回到田地裡,不僅是為了地上的麥粒,更是為了鍛鍊自己的這種能力,一想到其他地方,滿地的麥粒,王海明既難過。又有一絲興奮,當真是矛盾異常。
雖然王海明很努力,還是在第四天的中午,才把所有的麥子收割完畢。不過接下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小麥的脫粒工作。
現在小清河村,還是使用那種老式的脫粒機,雖然脫粒工作,只需要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但看著那垛的高高的小山一般的麥垛,還是容易讓人生畏,最明顯的就是,原本打算幫忙的幾個遊客,都忘麥山而退卻。
而且,脫粒的時候,機器不動,麥捆需要人抗,雖然不重,但麥芒容易刺到面板,不一會就通紅一片,而且癢癢的。
雖然如此,加上天氣炎熱,但連王小雅都緊繃著小臉,努力的做著,在加上王貴幾人的支援,麥子脫粒的工作,在晚霞上映的時候,結束了。
最重要的工作結束了,王海明也終於可以實施自己的計劃了,因為大概除了小清河村,以及個別地區,其他地方都會普及使用聯合收割機,但也意味著,地裡面的麥粒也會非常的多。
至於收到的麥粒,王海明已經想到了放置的地方,那就是後山,曾經發現“寶藏”的山洞,不過還需要一些修整。
當他下午,王海明就找來了建築工頭王建,雖然王建也是農忙在即,但還是答應下來,勘察一番後,思考一下如何施工。
在王海明的設想中,以後如果糧食多了,肯定需要車輛運輸,所以原本上下垂直的洞口根本不合適,需要重新開一個可以方便進出的洞口,而且,還需要整理出一條可以通車的山路出來。
王海明不懂建築,是以只把要求說了一遍,就把大權放給了王建,至於怎麼施工就是王建的是了,只要結果合適就行。
夜晚,王海明悄悄地起來,然後騎著早已借來的摩托車,向鎮上的方向趕去。
因為小清河村附近丘陵眾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