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人來說是否似曾相識?從2006年起“普洱茶市”瘋狂一說開始見諸報端,以前老人茶、低價茶的普洱茶一下子被推到了市場的最頂點,某些茶葉的價格一年內瘋長了超過百倍,一年的成交量也超過過去的10年。以前從事建材、造紙、貿易……的商人紛紛將資金投入到開設普洱茶廠上。
憂慮的普洱茶(2)
除了大批人去雲南開廠外,更多的人成為了普洱茶行業的大小莊家。莊家就是控制著主流普洱茶品牌價格的人,坊間傳言在廣州一共有十幾位大“莊家”,只要某品牌的貨運向廣州,廠家就會給“莊家”發去一紙傳真,“莊家”只需告訴接貨家自己有多少貨、價格是多少,就會有人願意要這批貨,行業暴利可見一斑。還有不少買家走了很多“關係”才能獲得心儀的貨物,因此說普洱茶瘋狂也並非是無中生有!
就目前來講普洱茶還是一個農產品。農產品的特點就是地域性很強,其產品品質會受到自然條件的很大影響,而且這些影響對目前的普洱茶來說還沒法消除。因為,普洱茶的製作很大一部分是繼承傳統工藝的,和現代工業產品相比,普洱茶可以說是一個“初級加工產品”。而“初級加工產品”的原料特性基本上決定了產品質量。所以這些原因造成了普洱茶產品不可能有質量延續性。比如都是春茶,由於天氣的影響,2007年的普洱茶與2006年的普洱的品質就會不同,甚至會有很大差別,這種差別會在廠家建立產品品牌時造成一些問題,如果一個品牌的產品每年的品質都有很大的差別,那麼就會影響消費者信任。即使一個地方的氣候變化對普洱茶青品質的影響很小,但這個地方的茶青產量畢竟有限,如果市場擴大了,就必須到其他地方收購茶青,由於此地茶青與彼地的茶青存在差別,這時品牌的麻煩就來了,因為不可能一個品牌的普洱茶具有幾種品質。
但如果不做品牌,市場的混亂就可想而知了,這也是當前普洱茶亂象的根本原因。
從現在的普洱茶市場來看,做市場與做品牌的選擇還是向市場傾斜比較務實,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品牌的打造。一個正面的例子就是勐海茶廠的“大益牌”普洱茶品牌的成功,這很值得其他企業參考。為什麼是參考?因為勐海茶廠在市場上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本身已經在市場上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大益牌”的成功其實還是“勐海”廠的成功,而“勐海”的成功依靠的是其獨有的在消費者中積澱的影響力。目前很多普洱茶企業都只有幾年的歷史,10年的都很少,在歷史積澱上明顯不能與“勐海”相比。
從當前消費者的特點和市場發展來看,品牌的建設首先要突出連續性,在對消費者進行宣傳時,應該從茶品牌著手。當前的普洱茶有一種現象,就是在宣傳時,很大一部分是強調茶的產地、茶青來源,或者喬木、野生等茶樹的特點,所以也就造成了市場上遍地都是野生茶,大家都是喬木大葉種,或者茶青都是什麼山頭,至於茶是哪裡產的,是什麼品牌,往往成為附加。這不僅讓消費者優劣難辨,容易造成市場混亂,而且很不利於品牌的發展。
從對一些廠商的走訪中來看,在可預見的未來,普洱茶市場還有很大成長空間。但隨著普洱茶QS認證工作的展開,市場將會有一個撥亂反正的過程,其作用還有待觀察。只有期待我們的普洱茶在市場的洗禮中完善自己的內涵,去迎接一個更大市場。
當一種物品超越理性,被神乎其神地渲染成“神品”的時候,當這種物品形成的行業因為狂熱而非常態聚集的時候,社會各界應該及時做出積極的反思,付諸具體的行動加以必要的引導,促使“瘋狂”參與心態的行業聚集來一次理性的轉身,使之迴歸到理性發展的渠道。
促使“瘋狂”的普洱茶實現理性轉身,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第一,動用各種方式引導和教育公眾,使他們明晰普洱茶作為一種茶葉品種本身具有的功效和價值,讓公眾全方位地瞭解普洱茶市場的實際情況。不瘋狂地追風購買,也不盲目投資“據為奇貨”,更不要武斷地相信普洱茶具有因為儲存年代而產生的利潤增值空間是一種必然,要使普洱茶市場在公眾認知層面迴歸理性;第二,有關政府部門在普洱茶生產和銷售上,要進行必要的嚴格的管理。僅僅把產品推銷出去,賺取和贏得知名度,不管後期管理和規範的做法,在蜂擁而至的非理性的狂熱追捧下,“品牌效應”必然會成為脆弱的“泡沫”經濟,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和
洗禮。
從某種意義上說,促使“瘋狂”的普洱茶實現理性轉身的過程中,政府應該扮演和擔當起“主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