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政策富有遠見,然而假如這樣的政策被地方政府“緩期執行”、“選擇性執行”的話,這條政策的價值恐怕便要大打折扣,更可怕的是,一部分開發商繼續囤地,一部分開發商卻不得不迅速開發土地,無疑會讓已經形成壟斷局面的房地產市場更加惡化,因為在這樣的政策下,大地產商總是有辦法自保自救,真正去執行政策的只有那些資金缺乏、實力有限的小地產商,像這樣的政策,無異於“只打蒼蠅、不打老虎”。
至於“國四條”這樣的舉措,在更大程度上只停留在態度的層面上,由於缺乏實施細則,它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成為四句響亮的口號,而非四記真正打壓房價的重拳。
由此來看,面對當下這樣一個過熱的市場,用這些短期性、限制性的措施,實在是很難起到盡如人意的效果,當我們所說的三大因素不能被很好地解決時,房地產市場過熱的根源就不會被堵住,甚至於會幫助其蓄積起更高的水量,導致一場災難性的後果。
事實上,在這些政策釋出的同時,其效果也就被註定好了——從每一次政策性調控後的效果就可以看出來,幾乎每次調控過後,房價都會出現一次報復性的上漲。
說到了房價的上漲,那個關鍵性的問題也就呼之欲出了。其實,在民眾的期盼與幻想之中,最關注的問題只有一個——在國家出臺瞭如此多政策的前提下,房價會在短期內迴歸理性嗎?
txt小說上傳分享
房價會在短期內迴歸理性嗎
實際上,包括筆者在內,許多研究者以及專家都會被反覆地問到這個問題——近期內,房價會出現下跌趨勢嗎?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既簡單,又困難無比。
說這個問題簡單,是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無非三種:會、不會、不清楚。說這個問題困難,倒不是因為這種趨勢無法判斷,而是某些局面一旦已經形成,在客觀上便已經無可奈何,無話可說。
其實,和世界上許多事情一樣,如果一旦發生了,就註定永遠無法迴歸到從前。因為覆水難收,因為時光無法倒流,借用一句歷史讀物上常常出現的話來說,就是歷史是無法重演的。
當很多事情行進到積重難返的程度上時,所能做到的就是承認那些既成事實。
拿國家所實行的政策來說,其用意無非是促進民生,保障和諧,讓民眾能夠得到安居樂業的環境。然而,當前房地產市場中種種問題的形成,不也正是由於經濟改革中長期積累的政策缺陷和結構失衡所帶來的嗎?
當某些問題的形成機制無比深遠的時候,想要著手解決它們,也就必然需要從長期來進行考慮,無論是實施過程還是最終效果,都絕非可以“只爭朝夕”。
從政府所實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來看,其短期性已經是板上釘釘,政府的急迫與期冀躍然紙上,甚至不惜重拾傳統,採用各種計劃性、行政性的手段,把市場性問題、經濟問題解讀成政治上的任務。
正是由於這樣的存在,使得無論中國的樓市呈現出怎樣的形態,政府對於市場的控制,都不會在短期之內徹底放鬆。可以說,在政府力量這隻看得見的手作用下,房價的上漲也好,下跌也罷,都不會遵循著市場的規律,也同樣不會遵循著民眾的意願。
這樣看起來,與其預測房價的漲與跌,倒不如去預測政府的利益取向,與其去挖空心思地為抑制房價尋找方案,倒不如去在市場體系之外尋找根源性因素。
可以說,從長遠上看起來,在缺少一個利益制衡的民眾監管機制時,中國絕不具備任何力量,可以在短期內讓房價迴歸理性。其唯一的結局就是往復式的崩盤。
在筆者與一位經濟學者的談話中,他坦然地談到房價問題:“目前看起來,房價一定是會下跌的,不過下跌是短暫的,我們看到的下跌,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上漲,民眾手中的消費能力有限,總不能無限上漲到傾家蕩產也無法買得起的地步……”
在這種情形下,民眾的處境無疑是極其可悲的;然而更可悲的情況是,中華民族在高昂房價中的迷失,已經不僅僅是經濟領域的問題,它所反映的更多是一種民族精神的迷惘。
在過去的時代裡,我們無不有著人生上的信仰,事業上的信仰,而在當今這個高房價的時代裡,我們的“80後”年輕人,已經將擁有住房這種生活必需品當成是人生的唯一目標、唯一信仰,甚至於將其當成一種“崇拜物”來看待。假如這樣的情形持續下去,我們很難想象這樣一個擁有悠久文明的民族,其未來的出路究竟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