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採取行動。當面對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大家都沒有情感因素參與其中,那麼,大家都會以理性邏輯做分析判斷,相對比較容易達成共識;如果有情感因素參與其中,“情感邏輯”就會發生作用,那麼,達到共識就有相當的難度。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和“清官難斷家務事”,道理就在這裡。當我們覺得某一個人的行為不可理解的時候,就要設法跳出自己的“情緒邏輯”,找到那個人特有的“情緒邏輯”,這樣就有可能摸索到其固有的“情緒邏輯”規律,然後,才可能去認識和理解他人。
每個人對情感的感知能力和管理能力有著各種各樣的差異。人們運用理性邏輯則是自覺的、有目的、有意識的。而一個人的“情緒邏輯”一般是悄悄地開展工作的,是以“地下工作者”的方式活動的。如果一個人能清晰地感知自己的情緒,正確理解他人的情緒,並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那麼,這個人就具有了很高的情商。也就是說,這樣的人,能夠自覺而有意識地管理和校正自己業已形成的“情緒邏輯”,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緒邏輯”所左右。很顯然,每一個人對情感的感知能力和管理能力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差異的,大多數人都不自覺地在“情緒邏輯”的指引下進行判斷和採取行動,因此,許多人都有“鬼使神差”般地犯錯誤的經歷,而且犯了錯誤也找不到真正的原因,重複錯誤自然也不可避免。
從文化教育來理解情緒教育(2)
值得注意的是,在處理人際關係,特別是對一個人進行分析判斷的時候,“情緒邏輯”往往起著主導作用。也就是人們平常說的所謂“感情用事”。有的人與人之間會“一見如故”,有的男女之間會“一見鍾情”,其實這都是“情緒邏輯”在不知不覺中分析判斷的結果。因此,許多人相信一見鍾情,相信緣分、感覺,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是,如果你的“情緒邏輯”存在一定缺陷,那麼“感情用事”往往會陷入荒謬,“看走眼”的情況可能會時有發生。對於具有用人決定權的領導者來說,情緒智慧要比一般智慧重要許多。情商高的人一般善解人意、通情達理,具有融洽的人際關係和突出的組織協調能力,對人的判斷也會相對客觀。
情感是引導人們進行選擇的重要力量。理想的決定不能只靠純粹的推理,還要靠直覺和學習與積累的情緒智慧。所以,教育不應只注重理性知識的傳播,應該包括情緒教育。情緒知識也屬於知識的範疇,“情緒文盲”也是“文盲”。當下,我們在關注孩子智力開發的同時,應該把關注情緒教育、掃除“情緒文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所謂情緒教育,就是培養一個人的“情緒邏輯”,提升一個人感知、表達和管理情緒的能力。
情緒教育越早越好。老百姓有句俗話,叫“從小看八十”。就是說,孩子小時候打下的基礎,對未來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起著決定性作用。小孩子的學習能力是最強的,在兒童時期學習任何智慧都可以打下堅實的基礎。像體育、音樂、舞蹈,大約都是從五歲左右開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的情緒教育是從母親受孕開始的。孕婦愉快的心情、陽光的心態,不僅有益胎兒的身體發育,也會有益胎兒良好“情感邏輯”的培養。一些研究者認為,幾乎所有的情緒在嬰兒早期都已出現,隨著個體的成長,情緒得到逐步發展。到10歲時,大部分兒童已經自然形成了一套管理情緒的適應性策略,也就是“情緒邏輯”。
孩子的臉,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兒童的情緒特點是簡單、強烈、短暫、多變。任何一個微小的願望一時得不到滿足就會狂怒號哭,一旦滿足則立即破涕為笑。情緒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來得快捷迅猛,去得轉瞬即逝。看上去,兒童並不懂得對情緒的自我剋制,只是任性隨意地發洩情緒,還不能因時間、地點、物件等外部條件的不同而有所調控。但他正是在不經意間學習到了情緒反應與自我欲求滿足之間的關係,由此打下了自己獨特的“情緒邏輯”基礎。所以兒童的情緒教育,重點要放在處理好對兒童的情緒反應的回應上,並注意增強其表達情感的能力。兒童的情緒教育在於學者無意,教者用心。現在,家庭情緒教育中存在著三種不良模式:
完全忽略型:體察不到孩子的感受,隨便在孩子面前發洩自己的情緒,認為小孩子的哭與笑都是“孩子氣”,沒什麼妨礙,不知道去培養孩子的情緒表達與處理方式。
自由放任型:注意到了孩子的感受,但放任孩子自行處理,即使是暴力宣洩也不去管理。有的甚至用哄騙、賄賂的方式來平息孩子悲傷或生氣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