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間進行的這場鬥爭一時間難分難解,
非常有趣。
1953年下半年,魯珀特·默多克從英國回國後,當即向世人表明他是自
己的主人,令那些不習慣公開談論財產情況的阿德萊德人大吃一驚。
11月
10日,《新聞報》發表“獨立宣言”說:“先驅和時代週刊集團
昨天從已故凱思·默多克先生的遺產中,買入昆士蘭報業控制有限公司以及
布里斯班《信使郵報》和《星期日郵報》的多數股權。”這篇報道接著指出,
兩名先驅和時代週刊集團的董事同時也是《廣告商報》團的董事,但《新聞
報》的發行人與墨爾本的公司無關,其所有董事均居住在阿德萊德。
《廣告商報》團董事長勞埃德·杜馬爵士於
1953年
10月
24日推出《星
期日廣告商報》,與《新聞報》的周未刊《郵報》抗衡。《廣告商報》銷量
為
16。7萬份,遠遠超過《新聞報》的
10。2萬份,但《郵報》銷售量高達
17
萬份左右。杜馬期望將其日報讀者也爭取為周未刊的讀者。但《郵報》根基
深厚,主編羅恩·博蘭又是一個精於挖掘大眾新聞的老手。
新聞公司的星期日版的《郵報》設計很漂亮,是雙面印刷的大幅報紙,
非常具有新聞價值。《郵報》的主編羅恩·博蘭對《星期日廣告商報》形成
巨大的壓力。他們在阿德萊德的報業市場上採取各種手段,爭奪有限的讀者。
默多克喜歡這種競爭,兩家星期日報刊嚴酷的競爭連續了兩年。《郵報》
沒有被消滅,但競爭使雙方付出沉重的代價。《廣告商報》建議魯珀特·默
多克作出讓步或合併,魯珀特·默多克毫不猶豫地說:“你們見鬼去!”最
後,令默多克滿意的是,勞埃德·杜馬爵士終於敗退了!
1955年,杜馬同魯珀特·默多克達成協議,對默多克做出不同尋常的讓
步,將兩家星期日報紙合併,每個集團傭有新報紙
50%的股份,使得協議似
乎合理化些。但默多克說:“《星期日廣告商報》不是合併而是被迫消失。”
可以得出結論。競爭實際以杜馬投降而告終。1955年
12月,這兩家周未報
正式合伴,雙方各持一半股額·但新聞集團贏得了有利可圖的印刷合同。
就是很久後談論此事,默多克仍堅持說:“這是事實:他們退出報紙的
經營業務,獲取我們報紙
50%的利益,而我們控制經營、印刷和發行報紙。
得到管理費。”這個合併可以稱之為默多克的第一個勝利。
裡維特全神貫注地當好報紙主編。每個星期一早晨,他一面用電動剃鬚
刀刮鬍子,一面收聽早間新聞。當一則訊息喚起他的想象力時,他便興奮地
用左手指朝空中打一個響,於是這條訊息馬上就會成為頭版頭條。或當日評
論的話題。裡維特要把《新聞報》辦成像倫敦《新聞紀事報》那樣的教育性
報紙。他注意培養向報紙的書評專欄投稿的作者。一次,他對一名評論英國
歷史學家湯因比《歷史研究》的大學教師說:“你要告訴我的讀者。這個人
究競是不是耶穌基督。”裡維特每年出國一次,通常去亞洲。同魯珀特·默
多克一樣,他的視野並不侷限於南澳大利亞邊界。他相信,與北方諸國的良
好關係是至關重要的。
雖然默多克和裡維特都屬於喜歡自行其是的人,但是他們也能難得地配
合默契。默多克較裡維特年輕
14歲,臉膛兒寬闊,儘管他因為商界禮節不得
不穿三件套的深色西裝,但看上去仍是一副孩童相,以至於被人稱為“娃娃
魯珀特”。然而他精力充沛,渾身的力量好像總要從那身禮服下面迸發出來
似的。到了報社他習慣於脫掉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