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地拿他當影射的物件,但是他的形象似乎無懈
可擊。他的第二次婚姻幸福美滿,兒女個個成器。此外他的外形也不像美國
報業大亨威廉·藍道夫·赫斯特那麼受漫畫家歡迎。
60多歲的默多克就像一名快要退休的銀行家。記者在他的私生活中挖不
出任何骯髒事。他的低姿態使得沒什麼可供討論的話題。
1985年,默多克的第二任妻子安娜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她自己的想
象》。這本書受到國際報界的廣泛關注,人們渴望從中窺視到默多克隱秘的
私生活,然而,他們並沒有收穫。
魯珀特·默多克已走完他人生的大半里程,然而至今還沒有人為他準確
地作結論。因為默多克在傳媒界一貫天馬行空,是一個高來高去的奇人,無
法用任何一個單一形容詞來歸納或是界定他,他似乎天生就具有混淆定義的
功能。譬如美國報業大亨威廉·藍道夫·赫斯特已經成為了“大國民”的代
名詞。英國報王羅伯特·馬克斯韋爾是扯著嗓門咆哮的“鮑勃船長”,意大
利媒體鉅子貝魯斯科尼是陰沉的“紅衣主教”,CNN的特德·特納是“南方
之口”,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則是“超級怪胎”。
而默多克的一個不雅綽號“扒糞者”卻是別人早期給他冠上的,那個時
候他在英國只擁有一家報紙《世界新聞報》。但是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他
的聲勢銳不可擋,大有蠶食鯨吞整個星球之勢。
由於無法抓住默多克的私生活中可炒作的事情,一些人對他展開側面進
攻。
1985年劇作家霍華·布藍頓和大衛·黑爾的劇本《真理》,後來改成舞
臺劇,把當時接收《泰晤土報》的澳大利亞報業鉅子默多克改頭換面成南非
的藍柏·樂侯,這是影射默多克最著名的一出舞臺劇。
在《真理》這出戏裡,樂侯網羅一名年輕柔順的記者,並且把他晉升為
《勝利報》(影射《泰晤士報》)總編輯,但是當他想要刊登一條有關核汙
染的獨家新聞時,樂侯卻把他開除了。儘管這位報業大亨採取無為而治的政
策,但是對下屬卻是極為傲慢無理,常常胡亂開除報社老人,或者一下子就
把當紅的人拉下馬,用製造恐懼來達到控制的目的,他甚至把自己比作斯大
林。
這出戏的最後一句臺詞由樂侯的口中說出,他說:“歡迎來到謊言製造
工廠。”他在吐出這句話之前已經把《勝利報》和黃色小報《潮流》(影射
《太陽報》)的編輯室合二為一。“反正不管針對高階知識分子、或是針對
中下階層,還不都是一樣的東西?”這句話含沙射影指的就是默多克把全國
大報和黃色小報的編輯部都搬到瓦平辦公。
《時代》雜誌的封面曾經把默多克畫成一個征服曼哈頓的大猩猩,英國
一個著名的人偶諷刺節目則把“扒糞者”塑造成在糞缸裡洗澡的傢伙。
《時代》雜誌的封面曾經把默多克畫成一個征服曼哈頓的大猩猩,英國
一個著名的人偶諷刺節目則把“扒糞者”塑造成在糞缸裡洗澡的傢伙。
自從默多克於
15年前收購《泰晤士報》之後,大量出現了描寫媒體大亨
的小說。這些小說多半顯示政治圈和媒體界息息相關,媒體大亨對政治人物
的操縱可以做到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的地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科克利斯·穆林的《一個非常的英國的政變》,這部
日後改編成電影的小說,描述擁有數家保守黨報紙的喬治·費森爵士,領導
了一個成功顛覆社會主義政府的陰謀。事實上默多克正是保守黨的強烈支援
者,而且他還控制了保守黨的出版機構“哈怕。柯林斯”。當然,默多克現
在又拋棄了保守黨,轉向一向討厭的工黨。
另外,知名作家傑佛瑞·阿契過不了多久,也將推出一部小說體的傳記
《第四權》,這部小說赤裸裸地揭發了馬克斯韋爾和默多克之間的爭鬥。阿
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馬克斯韋爾像中了邪似的認為自己是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