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寒風吹來,文昭身子一個哆嗦,他這才感覺到了一陣寒意。如今來到涼州已經三月有餘,年關將至,天氣自然也變得無比寒冷。
特別是在涼州,這種寒冷更加明顯。方才文昭心中一直有事,這才沒有注意,現在回過神來,才發覺身子已經快要被凍僵了。
用力搓了搓手掌,文昭在原地蹦跳了一陣,感覺渾身上下血液流速加快,身上這才溫暖了一些。
就在此時,典韋來到文昭身旁,輕聲說道:“主公,你一宿未睡,還是洗個熱水腳,休息一下吧。”
看到典韋,文昭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他說道:“兄長,你讓人給我弄點熱水、飯食,我吃完之後,還要去找文和商議大事呢。”
典韋知道陳旭的脾氣,也沒有再勸,就下去讓人為他準備熱水、早餐。早餐完畢以後,文昭加了一件厚厚的衣服,就往賈詡的庭院之中走去。
此時的文昭,雖然滿臉倦容,眼睛卻是無比明亮。
和賈詡跪坐定以後,他長跪作揖行禮道:“軍師既然寫下了這麼一份書卷,心中定然破羌之策,還請軍師教我。”
賈詡急忙回禮,他看著陳旭一臉堅定的神色,心中這才舒了一口氣。
他身為涼州本地人氏,對於羌患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好幾次,若不是仗著自己聰慧過人,賈詡可能早就被羌人殺死了。
是以,自賈詡懂事以來,心中一直有個願望,那就是徹底平定羌患。如果沒有遇到陳旭這個立志消滅羌患的明主,可能賈詡就會將這種願望,永遠埋藏在心底。
他沉思了半晌,才開口說道:“主公,詡先給你講一講,我以往在涼州的經歷吧。”
賈詡年少時期並不出名,只有名士閻忠認為他有陳平、張良之才。也正是因為閻忠之言,賈詡才聞名涼州本地郡縣。
沒過多久,他就被察舉為孝廉,徵辟為郎。後來賈詡患病,不得已辭官歸鄉。
他與幾十個人搭夥,一直往西行至汧地,卻不想路上遇到了叛亂的氐人。賈詡以及同行幾十人,全都被氐人叛軍抓住。
氐人叛軍搜刮完了他們的錢財,就挖了一個大坑,要將這幾十個人全部活埋。
賈詡為了活命,急忙說道:“吾乃段公外孫是也,汝別埋我,吾家必厚贖之。”
氐羌叛軍聽說賈詡乃是段熲的外孫,當即害怕不已。他們歸還了賈詡的財物,並且表達了自己願意和段熲永久結盟好的意願,還將賈詡禮送而走。
那些和賈詡一同被抓的漢人,全都被活埋,只有賈詡一人得以倖免。
敘述完了這段事蹟,賈詡目光炯炯的看著陳旭,問道:“主公可知,吾當時為何要冒充段公之外孫?”
文昭皺眉沉思半晌,說道:“段公久為邊將,威震西土,羌人畏懼段公至極。軍師假以段公外孫,氐人懼段公之聲威,必不敢謀害軍師性命。”
賈詡面帶微笑,再次問道:“主公可曾想過,氐人、羌人為何會畏懼段公之聲威若斯?”
皺眉沉思半晌,文昭終於還是搖了搖頭。他雖然知道段熲乃是東漢名將,為‘涼州三明’之一。然而,他對於段熲的具體事蹟,卻並不十分了解。
賈詡緩緩說道:“在羌人屢次叛亂的過程中,涼州在同一時期出現了三位名將,他們分別是皇甫規、張奐與段熲。”
“其中皇甫規表字威明,張奐表字然明,段熲表字紀明。因為三位的表字中都有個‘明’字,又都在治羌中立功揚名。故而在當時,他們被人合稱‘涼州三明’。”
而後,賈詡就開始敘述段熲的事蹟。
延熹二年,被填大了胃口的羌人不滿足現狀,再次大規模反叛。
但是這一次,迎接他們的不再是滿口仁義的招安官員,和送上門的錢糧,反而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噩夢——段熲。
段熲的堂祖父段會宗,雖然官至西域都護、光祿大夫,封關內侯。然而段家的輝煌,早就因為不斷的羌人叛亂而敗落。
段熲乃是武威人氏,而武威郡正是羌患極其嚴重的區域。
永無止息的羌人叛亂,使得當地民風剽悍,段熲亦是如此。他年輕的時候就‘習弓馬,尚遊俠,輕財賄’,名揚州郡。
後來他發現,僅憑個人的勇武,根本不能結束家鄉永無止息的戰亂。於是乎,段熲棄武從文,研究兵法、經學、古籍。
後世‘折節向學’這個成語,正是因為段熲的改變而出現。
最初,段熲被推舉為孝廉,任憲陵園丞、陽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