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戰國時期策士縱橫,他們遊走於列國之間,讓列國君主找到相同的敵人,合力攻伐。這才有了戰國時期,令人眼花繚亂的合縱連橫,遠交近攻。
那個時代,策士們綻放出了萬丈光芒。
戰國時期出名的縱橫家,如蘇秦、張儀、甘茂、司馬錯、樂毅、范雎、蔡澤、鄒忌、史疾、孫臏、龐涓等人,都有著策士的身份。
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縱橫於列國之間,可以說,策士乃謀士的頂峰。
三國時期的謀士與戰國的策士,還是有不小的區別。其實到了三國時期,策士這個職業,也已經漸漸沒落。
這個時代兩位比較出名的策士,一位是諸葛亮,另一位就是魯肅。
早在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的時候,就已經想要與東吳連橫,共抗曹魏。而東吳集團中,能看清這點,並且極力促成孫劉聯盟之人,也只有魯肅。
別看演義之中的魯肅,好像總是被諸葛亮愚弄,裡外不是人。可是要說到對東吳影響最大的幾個人,就不得不提魯肅了。
魯肅表字子敬,乃臨淮郡東城縣人氏,出生於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
他雖然乃是文士,卻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有武將之風。
東漢末年,魯肅見朝廷昏庸,官吏**,社會動盪,常召集鄉里青少年練兵習武;他還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
當時周瑜拒絕袁術招攬,只求擔任居巢縣長的時候,境內缺乏糧草。
周瑜聽聞過魯肅之名,就帶了數百人前來拜訪魯肅,想要請他資助自己一些糧食應急。
當時,魯肅家裡有兩個圓形大糧倉,每倉裝有三千斛米;周瑜剛剛說出借糧之意,魯肅就毫不猶豫用手指其中一倉,將其全都贈送給了周瑜。
經此一事,周瑜覺得魯肅果真是與眾不同之人,遂主動與他傾心相交。
從此,周瑜、魯肅二人成為至交好友,時常在一起談論天下大勢。
600。第600章 魯肅(下)
說起魯肅,很多人都感覺他像老好人一樣。
可是隻要詳細瞭解一下他的生平,就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魯肅,將會躍然紙上。
前面已經提到,魯肅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有武將之風;這樣的一個人物,自然是膽略過人之輩。
歷史上諸侯混戰,在戰禍將要波及到魯肅家鄉的時候,他就為了躲避戰禍,舉家遷居東城。
當時的東城乃是袁術轄地,袁術也聽聞過魯肅的名聲,就想請他出任東城長。
然而魯肅發現袁術部下法度廢弛,不足以成大事。為了逃避袁術的徵辟,魯肅就率百餘人南遷到居巢投奔周瑜。
在南遷的過程中,魯肅讓老弱之人行在前面,他卻親自率領敏捷強悍的青壯斷後。
袁術得知魯肅不理會他的徵辟,反而南下逃避以後,當即勃然大怒,讓州兵前去追趕魯肅。
魯肅見州軍追兵已至,卻是不慌不忙,也沒有想著放棄老弱婦孺逃命,反而帶領精壯之人排開陣勢。
他讓青壯之士全都張弓搭箭,對那些追過來的州兵說道:“卿等都乃大丈夫是也,當明曉大勢;方今天下兵荒馬亂,有功者得不到賞賜,無功者也不會遭受責罰,為何要逼迫我呢?”
話畢,他就親自將盾牌立在地上,而後引弓射之,射出去的箭矢全都洞穿了盾牌,震懾州兵。
追趕的州兵覺得魯肅之言有理,又思量憑自己這些人的力量,也奈何不得魯肅,就領兵退去了。
這雖然乃是一件小事,卻也可以看出魯肅的睿智。臨危不亂,恩威並施,曉之以義,懾之以力,不戰而屈人之兵。
一葉而知秋,魯肅的才能由此可見一斑。
如果說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劉備日後發展構建出了宏圖霸業;那麼魯肅與孫權的榻上對,卻為東吳的發展構建了藍圖。
卻說周瑜為孫權引薦魯肅之後,權當即設宴款待魯肅,與他相談甚歡。
眾賓罷退,魯肅也離開了,卻又被孫權偷偷叫了過去,在床榻上與之對飲、交談。
酒過三巡,孫權當即小聲對魯肅說道:“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渴望建立齊桓公、晉文公之功業。先生既然惠顧於我,可有良策助我成功?”
魯肅當即答道:“昔高祖欲尊崇義帝,而最終卻未能成功,只是因為有項羽加的存在啊。”
“今之曹操,猶如昔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