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續自己的哈佛夢。
但是,我並沒有死心,在那段時間裡,我全心全意地準備自己的申請材料。因為在美國,入學申請中包括SAT 成績和社會履歷等綜合考量因素。相對臺灣的單純看重分數,這種評判標準還是要有彈性得多。因此,我依然存有一線希望,我非常真誠地寫了一篇我認為很好的作文,談到未來中美關係的展望,和作為一個在美國的中國人,我希望為此努力的夢想。另外,我在其他申請欄目裡說明了SAT分數不夠高的原因,我告訴老師,我是一名外國學生,因此外語成績多少會打一些折扣,希望學校能夠看在我傑出的社會活動方面,給予我肯定。哈佛是我最大的夢想,我盼望著奇蹟發生。
與此同時,我也在積極地準備其他大學的申請表格。整整一個月,我準備了l2份申請表格,全身心地投入這場戰鬥中。“煩死我了”,“哪有人申請那麼多學校,而橡樹嶺高中的老師們,那個時候肯定準備那麼多推薦信的?”那個時代沒有電腦,每列印一封信,都需要一個字一個字地透過打字機打出來,一有錯字,就要撕掉重打,需要花費不少工夫。
雖然心存僥倖,但l979年4 月的一天,我還是收到了哈佛的拒絕信。對於還沒有什麼挫敗經驗的我來說,這雖然算不上致命一擊,但是也足以讓我心灰意冷。隨後,我收到了斯坦福、耶魯和普林斯頓的“waiting list”。所謂waiting list,叫做“候補人名單”,在美國,一些大學已經錄取滿員之後,會給一些學生髮waiting list 的信件,那意味著如果有人放棄就讀,你可以作為候補人員得到0ffer。但是,作為學生來說,得到waiting list,也幾乎等於得到了死緩宣判,就讀的機率不會太大。最終,這三家候補的大學也沒有向我敞開懷抱。
不過,在收到這些拒絕信的同時,哥倫比亞大學向我丟擲了橄欖枝。又過了’幾天,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也給了我 offer。在這兩所大學中,哥倫
比亞大學位於紐約,建於l754年,是美國最古老的8 所大學組成的“常春藤聯盟”成員之一。相對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它的排名靠前。當時反越戰的氣氛在哥倫比亞大學裡十分濃厚。哥大,是一個新銳思想蔓延、以“搗蛋”著稱的大學。而對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我也作了充分的研究。伯克利分校是加利福尼亞大學9 所分校中歷史最悠久,也最有聲譽的一所,也十分具有吸引力。有趣的是,這在當時,也是以“搗蛋”著稱的大學之一。
為什麼兩個“搗蛋”學校都錄取我呢?我覺得這和學校的校風有一定的關係。這兩個學校的校風都是重視創意、膽識、批判式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而我的申請表中也充滿了這些方面的天分,所以它們覺得我更合適。相對來說,古老的哈佛、耶魯可能更喜歡較傳統的“三好學生”。對於這兩所學校的選擇,我更傾向於去常春藤聯盟的哥倫比亞大學。,而家人比較支援伯克利大學,因為他們擔心的是哥倫比亞大學地處紐約,與當地的黑人聚居地哈萊姆區比較近,那是槍殺案比較集中的地區,治安情況令人擔憂。而位於舊金山附近的伯克利,這方面則要安全得多。
因為父母的重視,在回覆offer 之前,我和父母飛到了住在新澤西的姐姐家,並專門到哥倫比亞大學探訪。走在哥大的校園裡,我們感到驚豔。那就像是夢中的西方學府,到處是羅馬式的建築,許多教室都是用精細雕刻的大理石搭建的。我們看到了華麗的大理石柱子和欄杆,也看到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哲人的名字和雕像。哥大的宿舍則是紅磚的建築物,不但古色古香,而且爬滿了常春藤。雖然地處嘈雜的紐約市,哥大的校園依然優美異常,綠草茵茵,學術氣氛濃厚。至於安全的問題,哥倫比亞位於紐約 114—116 街區,而哈萊姆區則位於125 街區。兩個街區比想象中離得要遠一些。學校有高高的圍牆,學校裡面隨處可見校警,相當安全。父母看了,終於同意我就讀哥倫比亞大學。
這次去哥大的探訪,讓我從不能選擇自己第一志願的痛苦中走了出來。校園裡活躍的氣氛,清澈的藍天,一張張充滿朝氣的笑臉,又讓我重新揚起生活的希望。
探訪回來,我馬上給哥倫比亞大學回復了0ffer,決定去紐約。這次選擇決定了我人生重要的一步。當我在橡樹嶺高中完成高中畢業儀式時,又碰到了昔日的死黨,喜歡光著腳穿運動鞋的菲利普·柳,他已經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被哈佛大學錄取了。當得知我沒有去成哈佛的時候,他驚訝地睜大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