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3/4頁)
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算分20年還,每年光還本金就要2萬元,再加上利息,結果可想而知。除了買房,我還要在衣食行等方面進行消費,若干年後,還要有子女的撫養費用和教育費用,這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如果現在去買房了,那麼我就必須把其它開支降到最低水平,就是使得以後的可支配收入大大減少,我的任務就是還貸,這就是所謂的“房奴”。
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我們給出個指標,就是房價收入比。房價收入比就是居民戶均年收入和在當地購買一套住宅所需支出的價費之比,比如房子30萬元/套,家庭年收入3萬元,其比值10比1;假定收入在5萬元,其比值6比1,依此類推。房價與收入比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房地產泡沫的指標之一,也是考察居民購房能力的一個通行指標。按世界銀行的標準,發達國家的房價收入比一般在—倍之間,發展中國家合理的房價收入比在3—6倍之間,日本是4比1;美國是3比1。而我國目前全國的房價收入比已超過倍,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房價收入比則更高——在上海,80平方米的住宅價格相當於每戶一年可支配收入的倍(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劉建昌研究員測算)。
表1 2001年到2006年我國平均房價收入比
年份每戶平均住房面積
平方米∕戶住房價格
元∕平方米住房總價
元∕戶每戶收入
元∕戶房價收入比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鑑》資料計算由表1我們可以看出,我國近幾年的房價比不僅遠遠大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還超出發展中國家水平,處於高位執行,可見,我們國家的居民購房壓力是很大的。此外,表格中的房價指標在實際統計中可能存在誤差,隨著城市範圍的擴大,周邊郊區住房也加入城市房價的統計體系,導致城市總體房價的下降。如果還按原先的範圍進行統計,那麼房價漲幅應比公佈的資料高出很多,這就意味著實際的房價收入比會大於表中計算的數值。
另外,這裡的房價收入比是按照全國平均水平計算的,由於我國居民收入差距很大,用簡單的平均數不能真實反映我國居民的購房能力。由於低收入家庭的收入要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即使他們的戶均住房面積要小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是,真實的房價收入比要大於表中估算的;而對於高收入家庭來說,儘管住房面積要大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是由於他們的實際收入要大大高於全國水平,所以高收入的房價比要低於實際的房價收入比。
我們錢包的錢是不是被偷走了(2)
所以,高房價給不同階層產生的影響是不同的,對普通工薪階層來說,高房價削弱了他們的購房能力,增加了他們的負擔。
二、高房價導致了購房成本的大幅增加使我們的錢流向了別人的口袋 住房對於一般家庭來說是一項重大的開支,為了買到自己較為滿意的住房,人們都傾向於節衣縮食,甚至向銀行貸款,來湊齊購買住房的資金。對於普通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住房成本可能要花費整個家庭好幾年甚至是十多年的收入。情況可能還要更糟些。隨著房價一個勁地向上攀升,人們買房的成本越來越大,能夠買房的時間期限也越來越往後推遲,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的錢到哪兒去了呢?我們從生活中舉個簡單的例子,原來在餐館吃一盤水煮魚可能要26元,現在漲到了32元,漲幅達到。為了吃一盤水煮魚,我們就得從錢包裡多拿出6元錢來。那這6元錢流向了誰呢?從表面上看,這6元錢流向了飯店老闆,可是我們如果考慮原材料上漲的因素,我們可以知道這6元錢不全是流入飯店老闆的錢包裡。如果魚價上漲了,這6元錢有一部分要歸入賣魚商販的錢包裡;如果汽價上漲了,有一部分要歸入加汽站的錢包裡,等等,諸如此類。總之,這多花出來的錢流向了與飯店有關的利益相關者的錢包裡。
前面我們在說到誰是房價上漲的最後東家時,提到房價上漲帶來的利益被房地產開發商、政府、銀行和投機者等利益相關者所瓜分。那麼就很好理解了,我們買房多出的成本就是流入了這些群體和機構的錢包裡。
為了更好地理解不斷上漲的高房價給我們造成的“流出自己錢包裡的錢,流向別人的錢包裡”這個事實,我們試圖測算2003年到2008年上半年隨著房價上漲,人們買房成本的增加、買房時間的推遲。在這裡,我們以全國平均房價為當年的房價,家庭年收入為4萬,住房面積為100平方米,又假定全部年收入用於買房的積累。
表2 2003年—2008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