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頁)
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寄�崤到�⒐�實詼���骸�1943年,共產國際解散,國際兒童院劃歸蘇聯紅十字會管理。
從1927年到1941年,前後有一百餘名來自中國的“紅色後代”被輾轉送到蘇聯,在莫尼諾和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度過了艱苦而幸福的童年和少年時光。
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坐落在伊萬諾沃市東部。兒童院的建築是一片錯落相連的灰白色樓房。
樓房前面,是用矮樹牆圍起的巨大的花園。被精心修剪的花木,團團簇擁著一座玉珠飛濺的噴泉。噴泉中,佇立著一座昂首飛奔的少年的青銅塑像。
兒童院的後面是一片茂密的松林。松樹身姿挺拔、枝繁葉茂,交織成一面巨大的屏障。遠遠的,松脂和鮮花混合的芳香飄進鼻息,沁人肺腑。走在林中,只聽鳥兒在樹端婉轉地鳴唱,常常可以看到毛茸茸的小松鼠在地面悉悉簌簌地跑過。
松林的另一側,一條叫做塔爾卡的小河潺潺流過。河水寧靜清澈,如鏡面一般,倒映著天光雲影。河岸上綠草茵茵,鮮花繁盛。
兒童院是由著名建築師設計的。設施之完善,在當時的歐洲都是一流的。整個建築群包括教室、宿舍、食堂、禮堂、活動室、體育室、圖書館、醫務室、浴室和隔離室等。牆面是巨大通透的玻璃窗,樓裡是永遠擦得鋥亮的木地板,有的地方還鋪著厚厚的地毯。
兒童院裡的伙食也是一流的。每天,孩子們都可以喝到牛奶,吃到豬肉、牛肉、雞蛋,還有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甚至還有魚子醬和巧克力。
年紀小的孩子被編入幼兒園。每天早晨,老師帶領著一群蹦蹦跳跳、唧唧喳喳的小精靈們,到附近的森林裡散步、作體操、捉迷藏;中午,孩子們在繁花錦簇的露天陽臺上睡午覺;下午,在老師的引領下,大聲朗誦俄語單詞,學唱兒歌……
到了入學年齡,孩子們便和蘇聯孩子一樣,到當地的學校參加十年全日制的學習。在學校,這些孩子和蘇聯孩子一起學習語文、數學、物理、化學,一起聽課、考試、升級,並不因為是外國人而得到任何特殊照顧。晚上回到國際兒童院,孩子們在老師的監督、輔導下,完成學校佈置的功課。
兒童院是一個真正的國際大家庭。這裡除了眾多的來自中國的孩子外,還有來自保加利亞、波蘭、希臘、美國、日本等三十多個國家的子弟。
為了讓孩子們不忘記自己的祖國,兒童院還把大家按國籍分班,每週幾次由各國自己的老師講授母語和歷史文化。
課堂上,來自中國的老師帶領著孩子們徜徉在祖國悠久燦爛的歷史長廊中。透過老師由淺入深的講述,孩子們瞭解到祖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認識了秦皇漢武,領悟了唐詩宋詞,體會了漢語漢字的美麗玄妙。老師還向大家傳播一些淺顯的革命道理,介紹革命領袖的光輝業績。很多孩子,是在這時候才從照片上認識了自己父母的形象,瞭解了他們為之奮鬥、獻身的偉大事業。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不知不覺已經播撒下對敵人的仇恨、對祖國的熱愛。
第二章 烽火綠洲(2)
除了文化課,學生們還要上體育課。孩子們要學習跑步、踢足球、打排球、游泳、滑雪、滑冰,每天還要洗冷水浴。老師反覆告誡大家:只有在大自然中鍛煉出強健的體魄,將來才能承受艱苦環境的挑戰,才能完成革命交給的任務。
兒童院非常重視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女孩子們要學會刺繡、縫紉、燙衣,每天下午還要到廚房幫廚,做一些削土豆皮、刷盤子的雜務。男孩子們則在車間裡學習木工、鉗工、車工的工作技能,學習自己修理桌椅。每逢節日,孩子們都要對全樓進行徹底的掃除和清洗。勞動教育不僅使大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更使他們從小形成了獨立自主、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品格。“只有勞動才有權分享成果”的觀念被深深植入孩子們的心靈。
孩子們的課餘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夏天,塔爾卡河畔的草地上如繁星般綴滿各種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花。女孩子們提著籃子,如同一串歡快的音符,在草地和林間跳躍、穿梭。不一會兒,籃子裡就裝滿了五彩的花朵、鮮嫩的蘑菇。勇敢的男孩子們躍入清澈的河水中游泳、打鬧,濺起陣陣激烈的水花。
冬季,厚厚的積雪如同一床雪白的棉被,溫柔地覆蓋了原野和河流。有的孩子在院子裡堆起大大的雪人,插上木炭球和胡蘿蔔做眼睛和鼻子;有的孩子穿上冰鞋在平滑如鏡的河面上穿行、旋轉;更多的孩子們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追逐打鬧。雪團在空中飛舞,落在身上頃刻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