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符合女性。這個名字的典故出自辛棄疾的一首詞,叫《賀新郎》。這首詞上闕的最後一句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如是”的名字就取自這句詞。
我們可以看出來,這裡的“如是”確實說的是“嫵媚”,但不是女子的嫵媚,是青山的嫵媚。而辛棄疾這首詞的原意也不是婉約的,因為辛棄疾從來就沒寫過什麼婉約詞。
在詞的下闕里與這一句對應的是:“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這是一付典型的狂士風範,或者說怎麼著也是一付男士風範,這與青山的嫵媚剛好對應起來,所以說青山的嫵媚也不是說女子的,而是說男人的瀟灑狷狂的姿態的。
那麼柳如是是不是沒有讀懂辛棄疾的這首詞呢?
還真不是,柳如是琴棋書畫樣樣精絕,尤其是詩寫得好,不僅為當時人所稱讚,連三百年後的國學大師陳寅恪讀了之後都歎為觀止,忍不住要窮盡大師十年之功,為這位女子寫了一部近百萬字的《柳如是別傳》。連陳寅恪都對柳如是的詩才如此佩服,她怎麼可能誤讀辛棄疾的這首詞呢?
那麼柳如是既然很清楚辛棄疾的詞意,她為什麼又會從這個很男性化的詞句裡取名字呢?
答案正在這個“男性化”,以這個名字為標誌,以前的那個柳如是和以後的那個柳如是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先說以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