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這種情況,只不過她並非真正的殘疾,而是出於誤會被父母當做了殘疾孩子:
我從小高度近視,在路上看不清人,又愛說話。應該稱呼“大爺”,俺叫人家“大哥”;應該叫“大姑”可能叫成“奶奶”。那時候也看不清別的東西,上小學一年級就看不清黑板。家人不知道怎麼回事,認為我腦子傻,把我當傻瓜看。一直到上三年級時,有一天下課,把老師的眼鏡戴了一下,一下子看得清清楚楚。當時俺嚇壞了,以為天要塌了,心裡慌得不行。老師發現後,帶著我回家,讓大人去給我配眼鏡。俺爸爸帶著我去德州醫院,花了40塊錢配了副眼鏡,還是金框的,好看。我也看清黑板了,成績也好了,一直上到初中畢業。下了學還戴眼鏡,村裡人們笑話我,說我是“瞎子”。父母也不喜歡,認為我是累贅,是殘廢。
總的看來,後村的女人們在少女時代沒有什麼特別美好的記憶。和男孩相比,她們比較受忽視,比較不受父母的喜愛。這種狀況當然不是整齊劃一的,會因為家庭狀況、父母的狀況和個人的狀況而有所不同,這些影響因素包括家裡孩子的多少,男孩的多少,女孩的多少,調查物件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受教育情況,以及女孩的脾氣稟性等。對兒子的偏愛並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一位墨西哥奇卡諾裔學者在說到她所屬的社會中的男權觀念時說:“試問任何一個奇卡諾母親對孩子的態度,她會立即告訴你她愛他們一視同仁,但實際上她做不到:男孩就是不一樣。……女兒必須持之不懈地向母親爭寵,向她證明自己的忠實。但兒子什麼都不用付出,就能夠得到母親的愛。”①然而,在許多西方國家,社會習俗中並沒有對兒女的性別偏愛。父母對兒女是否有性別偏愛是由婚姻制度、養老制度、婚後居住制度等制度因素決定的。這些具有影響力的因素既有社會發展階段的原因(如一個社會處於前現代社會還是現代社會階段,處於農業社會階段還是工業社會階段,處於鄉土社會階段還是都市社會階段等),也有各國文化傳統差異的原因。
營養(1)
營養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在後村調查中發現,農民似乎將食物分為兩類,一類是果腹的,也就是“供吃飽的”;
另一類是奢侈的食物,也就是“好吃的”。在農民的心目中,“營養”屬於後者,也就是“好吃的”東西。在食物的攝取方面男女是否平等呢?調查發現,在農民的日常進食活動中,存在著一個等級秩序,分等的標準有三個:一是性別,二是輩分,三是身體的強弱。而這個等級秩序,人們(包括女人)都認為是合情合理的,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規矩”,所以,村民們常用“規矩大”來表達家中執行該等級秩序的情況。
小學教師東對家裡的進食等級做了很形象的概括,她說:
男女不一樣。俺上面有個哥,下面一個妹妹。要是家裡有一個好吃的,肯定是哥哥的;有兩個,就是爸爸和哥哥的;要是有三個,就是爸爸哥哥和妹妹的;有四個好吃的,才輪到我;有五個好吃的,最後才輪到俺娘。俺家就這樣。別人家也好不哪裡去,她們不好意思承認唄。
榮這樣描述了她家的吃飯等級秩序:
男孩女孩不一樣。有好東西,父親先給哥哥吃。如果煮一鍋麵條,撈碗稠的是父親吃,稀的是哥哥吃,剩下的麵湯和窩頭是我和姐姐吃。俺娘連湯都喝不著。
在進食的等級上,性別是一個最顯著的分級標準。農婦來是這樣概括她家進食的性別等級的:如果多,就一樣吃。如果少,先給哥哥。
那位花錢為兒子買了媳婦(後來跑掉了)的婆婆這樣說起她家媳婦童年的情況:
聽她說過,她家吃米飯時,弟弟吃乾飯,她是吃稀的。
在村裡開面粉廠的華講到一件辛酸的往事:
每回有好吃的,先讓哥哥吃。從來沒給俺吃過什麼好東西。就是一回,有好的先讓俺吃的!那一年發大水(1962年),沒吃的。外地運來一些救濟,俺家分到一塊牛肉。那天黑下(晚上),大人煮好了,光讓俺吃,不讓哥哥吃,大人們也不吃!俺心裡那個美!其實是家裡人怕牛肉有毒有病的,怕吃死人!俺當時小,不知道這事,挺高興地吃飽了,就
躺到炕上睡覺了,他們都瞅著俺。到第二天早上俺還活著,他們才相信牛肉沒有病、沒有毒,才敢讓俺哥哥吃!
軍也講了一件往事,表面上看,妹妹和哥哥的待遇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區別在細微處,最終還是分出了男孩的優勢和女孩的劣勢:
那時候家家戶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