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雙方先是遠端力量的交鋒,距離還有大約二百米不到,福餘衛的騎兵們已經是紛紛取出弓箭,準備張弓搭箭給對方來個狠的,不過角弓的射程最遠也不過是五六十米而已,現在還不是時候。
但是武毅軍卻是不會等他們的。
在一百五十米開外的時候,武毅軍陣列中已經是響起了一聲聲的命令聲,武毅軍士卒們紛紛端起了上好槍彈的燧發槍,直接扣動了扳機。
儘管由於有著袍澤的阻擋,後面計程車卒無法開槍,但是前面幾排士卒的人數已經是達到了上萬人,畢竟武毅軍的陣線拉得很開。
硝煙瀰漫,上萬枚炙熱的鉛彈向著福餘衛騎兵射了過去,不單單是慶格爾泰這三千人,便是其它一些小股的福餘衛騎兵都是受到了襲擊。
這一輪射擊,慶格爾泰手下至少死傷超過三百人,一個照面就折損了一成,他運氣好,一見那邊兒開槍就趴在了馬背上,沒有被打翻。卻是親眼見到了身邊一個騎兵被直接命中了面門,頭部的骨頭都給打的稀爛,鉛彈砸進了腦袋裡面,因為巨大的壓力,整個腦袋已經完全變形,但是又不足以把頭蓋骨給掀開,因此腦袋頂部不規則的隆起了一塊兒,兩塊翻起來的骨頭打成了一個頂棚的樣子,鮮血和腦漿混雜著從裡面滲出來。
慶格爾泰看的目眥欲裂,把戰錘掛到馬鞍一邊,取出背上大弓。夾了一支大箭,向著對面射過去。他的箭法自不待言,一箭正正的射中了對面一個武毅軍的面門,直直的釘了進去,從腦後透了出來。他還不肯罷休,又是一箭,射穿了對面一個武毅軍的胸膛。
可是相對於數萬規模的武毅軍來說,這只不過杯水車薪而已,而且他也只有這兩次的機會了。
到了差不多六十米的距離上,三千福餘衛精銳張弓搭箭。向著對面的武毅軍射去。
密密麻麻的箭雨;落了下來,武毅軍也是無從抵擋,士卒們只得是靠著血肉之軀硬拼。
不過這時候,他們的防護起到了作用。
或者說,是他們選取的目標出現了問題。
由於人數的原因,這一支數千人的福餘衛騎兵的橫截面不過是二百多丈而已,而對面超過三萬的武毅軍騎兵橫截面的長度接近了六七里,而且一眼看去就是涇渭分明。鎮南武毅軍叢集的三個軍,騎兵第五軍居左。騎兵第六軍居右,親兵營九千多騎兵則是居中。
左右兩邊都是一片深褐色——那是歸順的東北諸部騎兵們身上穿著的皮甲的顏色。而中間則是一片熾熱的大紅——棉甲的顏色。
由於寬度的問題。福餘衛騎兵的箭雨幾乎都落在了中間的親兵營身上,而親兵營的防護卻又是這三支軍隊中最好的——棉甲外加鐵鑄頭盔的配置。和輕便的皮甲比起來,他們身上的棉甲對於羽箭的防護能力要好了不知道多少,而且他們頭頂也不是原先的氈帽,而是換成了頭盔,這頭盔乃是生鐵所鑄,所需的技藝不是多高,是以造價相當低,但是卻是足夠的堅硬。
武毅軍的皮作局可不像是大明朝兵部下屬的那些局司敢於肆無忌憚的貪汙。偷工減料。用料都是十足十的,這頭盔的鐵壁足有三分的厚度,重量達到了驚人的十餘斤,重了點兒,但是會對士卒的生命有極大的防護。畢竟弓矢的威力可比不過子彈,有這頭盔防護,只要不是被直接射中面門。那麼便也無大礙。
加之角弓並不算是硬弓,至少和女真人用的比起來差了太遠,更多的是靠著從高空墜落的加速度力量來殺傷。面對射來的箭雨,士卒們緊緊地低著頭。一臂抬起遮住面門。那羽箭落在皮甲上頭盔上,大部分都是滑開或者是被彈走,真正造成的殺傷並不大。
這一輪箭雨造成了大約有三十來個武毅軍騎兵的戰損——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是受傷跌下馬去那就和死沒什麼區別了。
雙方騎兵對沖的速度是何等之快?以至於女真騎兵也只來得及射這一輪而已。
接下來,雙方騎兵都是拔出武器,準備近戰。
中央的親衛營龍槍騎兵們端平了手中的大槍,野女真騎兵們揮舞著手中的狼牙棒發出了哈哈狂笑,而對面的福餘衛騎兵們也是揮舞著手中的彎刀發出了一聲聲野獸一般的怪叫聲。
這一次隨同哈不出出征鷓鴣鎮的,都是福餘衛的精銳。
不過這個精銳,只是和福餘衛的其他騎兵相比而產生的,實際上,這些所謂的精銳,裝備的是皮甲,戰馬也披著皮甲,而士卒們手中的武器,還是彎刀而已,或許更精良,更銳利一些。這種裝備,跟女真的柺子馬相比根本就是寒酸倒了極點,而對面的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