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凡是平原地界兒,放眼所及,盡是城鎮村落,雖溝壑懸崖,亦是開墾殆盡。除了燕山周圍流出來的獵場,如何能見得了這般風光?”
“是啊!”連子寧吁了口氣,道:“昔曰大唐開元年間,天下有戶一千一百三十餘萬,口六千餘萬,田一千三百餘萬頃,已經是天下充塞。時人有嘆言,放眼四圜,再無可耕之田。而現在我大明百姓之數目,怕是早已遠邁漢唐。本官在關內的時候,去的地方也不少,達官貴人,富商大賈,富者家有良田千頃,廣廈萬間,貧者而無立錐之地矣。如此以往,怕是根基不穩,百姓流離失所,則的天下大亂,烽煙四起!”
梁王覺得他說的有些誇大了,搖搖頭道:“武毅伯,你言過其實了。”
連子寧反駁道:“大前年山東白袍軍起事,前些年白蓮教起事,殿下怎麼說?”
“白蓮教起事乃是有妖人蠱惑百姓,白袍軍起事則是馬政太過酷咧。”梁王也算是他那些兄弟中很少的通曉政事的,自然是不會被連子寧問道。
“若是百姓安居樂業,妖人再蠱惑又有何用?馬政再怎麼酷烈,能酷烈的過百姓失去田地,無以為生?”連子寧又道。
這下樑王不說話了,他老覺得連子寧說的有些誇大,但是卻又找不出話來反駁。
崔婉容眼見氣氛有些尷尬,便笑道:“原先只知道武毅伯帶兵打仗,乃國之名將,卻沒想到今曰也見識了武毅伯的辯才,卻也是極銳利呢!”
她一開口,尷尬的氣氛便是舒緩了幾分。
連子寧打了個哈哈:“再怎麼著,下官也是文人出身,這賣嘴的本事,還是有些的。”
他接著道:“關內有百姓而無田,而關外則是大片肥田沃土棄置,殿下,您看豈不是可惜?”
“你的意思是?本王上書父皇,遷移百姓來此?”梁王皺了皺眉頭。
“沒錯兒。”連子寧點頭道。
梁王疑惑道:“這事兒你自己辦不來麼?父皇很是信重與你,再說了,當初也答應你於松江兩岸移民一百六十餘萬,那些人可還沒來呢!你著什麼急?”
心下卻是覺得連子寧有些大驚小怪。
“這事兒下官還真是辦不來。”連子寧緩緩搖頭道:“這一次,我想要的移民數量,是這個!”
說著,他伸出一根手指頭。
“一百萬?也不多麼!”梁王道。
“不,是一千萬!”連子寧吐出幾個字。
“什麼?一千萬?”梁王身子一歪,差點兒從馬上跌下來,他用看瘋子一般的眼神瞧著連子寧:“武毅伯,你說笑吧!一千萬,你要把整個山東布政使司的人都遷來麼?”
“沒錯兒,就是一千萬。”連子寧道:“皇上應允遷來的那一百六十萬人,根本連開發松江兩岸都做不到。我興兵往北拓地兩千裡,從松花江到黑木崖三千里遠,這些土地,難道都閒著不成?而你再看看,這遼北大地,多少肥田沃土,都是長滿了野草,豈不可惜?別說是一千萬,便是再來個三千萬,這關外大地,也足夠裝得下,乘的了!”
“我現在坐在了奴兒干都指揮使的這個位子上,自然就要通盤考慮。這東北地大物博,卻需要人來開發才成。”連子寧吁了口氣:“這件事兒,若是我提出來,皇上定然生疑,不允,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但是若是您提出來,在奏章中說道眼見東北肥田沃土荒蕪云云,說要遷移百姓來此,則皇上反而會大悅,稱讚您關心天下黎民百姓,素有見地,這事兒,也就成了。”
連子寧微微一笑:“這對大明,對關外,都是有利之事。對咱們,也都是有利。”
梁王沉吟不語,心裡飛速的權衡著利弊得失。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