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今這個時代重農抑商,商人就算有錢,社會地位還不及一個只有三五畝地的小地主,連綢子做的衣服都得偷偷摸摸的在家裡穿,若是敢穿靴子的話,直接就把腳給剁下來了。所以升官發財的途徑幾乎全靠作官,而進入仕途的主要途徑就是科舉考試,連子寧現在雖然只是一個秀才,但這時代,秀才身份無論在城裡還是鄉下,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了,有些讀書人七老八十了還不見得能考上一個秀才。
大明對百姓監管最嚴,就算離開家鄉探親訪友都要由地方開具路引,過關蓋印,馬虎不得。不過秀才、舉人這些有功名的讀書人就不同,他們有權利佩帶利劍、穿青綢衫,隨便遊歷,沿途官吏不得阻攔監押,見了那些普通農人可能一輩子也見不上的縣太爺,居然不必跪拜而且還有座位,在普通人眼中這樣的人自然是極有身份的人物。
連子寧父親去世,現在連家家道沒落,之前的那個連子寧又不怎麼會操持家業,整日價只知道死讀書,雖然考上了秀才,也有一手好武藝,但是卻最是不會與人相處,算是衰敗的厲害。但是他在正德四十七年的縣試中考中了順天府的秀才,這等身份,若是在鄉下的話,那就是正兒八經的秀才老爺了,就算是以後再也考不上,去給縣尊之類的太爺去當個幕僚,或者是開辦私塾教書育人,那也是不會活得很差的。就算是在北京城這天子腳下,也算得上是鄉鄰間尊貴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