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頁)
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促使生育率的回升是極其困難的。
中國人口資料為什麼會不準確
許多人懷疑現在中國的人口資料是否準確,例如,有些人聲稱現在中國的人口不是13億,而是14億甚至15億,也有人認為現在中國的人口還不到13億;但很少有人懷疑美國、英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人口資料。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人口資料往往成為計生獎懲的依據,出於利益方面的考慮,可能存在漏報和重報的現象;而西方國家不實行計劃生育,人口資料不能成為獎懲的依據,因此比較準確。
那麼,是不是說中國的人口資料一直都不準確呢?當然不是這樣!例如1953年進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的資料,就被學術界公認為是準確的。但2000年進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資料,卻被很多專家認為存在比較嚴重的漏報和重報的現象。事實上,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之前,國務院下發的《關於集中力量做好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以總人口數多少,出生率、自然增長率高低考核排隊,實施獎懲;不得以普查登記資料作為徵收計劃外生育費的依據;人口普查的資料,不得用於對基層政府的政績考核;不得以人口普查資料追究以往瞞報、漏報的責任。”但在某些地方,人口普查的資料仍被作為超生處罰的依據。。buuyu。
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絕大部分時期都沒有留下準確的人口資料,只有少數時期有準確的人口資料。例如,在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進行全國戶口普查,編造黃冊。為了保證資料質量,他派軍隊清查戶口,並且下了嚴令,老百姓隱匿者拿來充軍,官吏隱匿者處斬。由於朱元璋使用極高壓的手段來保證普查質量,因此這次戶口普查的資料是比較可信的,普查結果的戶數為1065萬戶,人口數為5987萬人,平均每戶有5。62人。但在朱元璋死後,由於後任皇帝的昏庸、吏治的腐敗以及賦稅制度的改變,明朝的人口統計資料越來越不可信,明朝200多年間的官方人口資料居然一直在六千萬上下波動,沒有多大變化。明王朝長達200多年的穩定統治,加上明朝的耕地面積比宋朝有較大的增加,因此人口應該是逐漸增長的。如果從明初至17世紀初人口以每年平均0。4%的比率增加,那麼經過200多年,明朝人口至少有1。5億。
明末清初的官方人口資料不可信,還有一個原因是“丁口”只是一個稅收核算單位,不能代表人口數。老百姓為了減輕自身的徭役負擔,有意少報丁口。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利益關係會造成人口資料的不準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如此。只有當人口資料與利益關係相脫離,才有可能收集到準確的人口資料。
非正常死亡人數居然是個謎
2011年5月12日《京華時報》報道:“今天是我國第三個防災減災日。昨天,中國紅十字總會訓練中心主任辛寶山表示,排除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我國每年死於非正常死亡的人數逾800萬,其中八成是可以避免的。”
我對這個資料表示嚴重懷疑,因為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近年來我國每年死亡人數為900多萬人(例如:2008年死亡人口為935萬人,2009年死亡人口為943萬人),如果“我國每年死於非正常死亡的人數逾800萬”這個資料是正確的,這意味著我國每年正常死亡的人數只有100多萬人。這可能嗎?
當然,這裡有必要弄清概念:“非正常死亡”究竟是指哪些型別的死亡?在法醫學上,非正常死亡指由外部作用導致的死亡,包括火災、溺水等自然災難;或工傷、醫療事故、交通事故、自殺、他殺、受傷害等人為事故致死。與之相對的“正常死亡”,則指由內在的健康原因導致的死亡,例如病死或老死。從上面的報道中可以看出,死於疾病並不屬於“非正常死亡”。
稍具常識的人都知道,在和平時期,一個國家死亡人數中佔最大比例的,是老年人的病死或老死。因此,“非正常死亡”的人數絕對不可能大於“正常死亡”的人數,否則,“非正常”就會變成“正常”了。
那麼,中國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數究竟有多少呢?我暫時找不到這方面的權威資料,但搜尋到另一個資料:2010年6月18日中國經濟網刊登了一篇題為《遺產糾紛令人嘆惋網路遺囑留檔有必要》的報道說:“據統計,中國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數超過320萬,其中大部分屬於意外性突發事件,國內每年的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多達10萬人,每年因工傷事故死亡達13萬人,過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