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頁)
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龜茲王聞訊,調兵5萬援莎車。班超佯稱當夜分兩路撤軍,故縱俘虜逃回報信。龜茲王中計,分兵要道設伏。班超乘虛揮軍襲擊莎車營地,殲5000餘人,繳獲大量輜重。龜茲伏兵聞訊潰散,莎車歸漢,南道遂通。永元二年(公元90),月氏國(今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帶)副王謝統軍7萬攻疏勒。班超針對其千里勞師的弱點,堅壁不戰。月氏軍久攻不克,糧秣將盡,遣使往龜茲求援,被班超設伏截殺。謝束手無策,請罪求歸。班超允其率軍返國,月氏復與漢朝修好。次年,龜茲等三國紛紛歸漢。班超升任西域都護,進駐龜茲。六年,班超調集龜茲、鄯善等國聯軍7萬餘人攻焉耆(今屬新疆),先遣使招降。焉耆王奉禮遠迎班超,暗中卻拆橋以阻其軍。班超獲悉,秘密率軍繞道渡河,出其不意進逼王城。焉耆王大驚,欲驅民眾逃避山野。班超聞訊,設重賞誘斬焉耆王等,另立新王。至此,北道暢通,西域50餘邦皆歸漢。
第二部:當時,我們正年輕 再見故人
章節字數:3428 更新時間:07…12…22 10:36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出發了。天知道我有多想留在這個21世紀早已經消失了的它乾城考察,可是,思考再三,我還是跟著波斯人走了。不說波斯人其實是為了我走回頭路,我怎麼能多耽誤他們的時間。就算是為了自身安全,我也得走,誰知道會不會再遇上盜賊。唉,還是先到龜茲,以後再來吧。反正這裡離龜茲不遠了。所以我一大早先在城裡轉了一圈,做了最簡單的勘測,還在地圖上標明位置,以後找起來方便。的86
離開時我依依不捨地看著它乾城在眼中逐漸消失,而沿路讓我驚歎的地方還有不少。我發現了一處漢代的關隘遺址,有烽燧殘留。乘著中午休息,我匆匆勘測了一下,找到不少砂灰陶殘片,漢代錢幣。根據地理位置,應是漢代的烏壘關。日後大唐會在此遺址附近重築烽火臺和戍堡,周圍將有軍墾屯田,規模更大,建築物到21世紀也有存留。
就這樣一路簡易考察,三天後我們到達了龜茲。
看到了熟悉的城牆,我的心跳快了好多,居然有點“近鄉情更怯”的感覺。不知道他在龜茲麼?他現在多大了?他還記得我麼?
我們進東城門,結果要驗文牒,我傻眼了。正在想要不要亮出我跟國師府的關係時,看到那個會說吐火羅語的波斯人塞了一袋東西給守門人,於是大手一揮我就進去了。
是我熟悉的龜茲王城-延城麼?大街小巷都有掃灑過,人們穿著盛裝朝西面湧,臉上皆是興高采烈的神色。我看看波斯人,他們對我聳聳肩。我只好逮著一個路人問這是在幹什麼。路人見我著漢裝,告訴我這是行像節,等一會有寶車從西門載著佛像進城,巡行城市街衢,以示法相。
行像節?法顯和玄奘都記載過的印度及西域諸國最熱鬧的佛教節日?
那個人看我有些發呆,以為我一個漢人不知道這個節日,便很熱心地向我解釋,自從佛陀涅槃後,信佛之人恨不得親睹佛陀。所以大家想到在佛陀生日之時讓佛像巡城,看到佛像之人如同見到佛陀本人,此刻許願,比任何時候都靈驗。呵呵,我也知道這個“行像節”的起源。不過在中原地區,行像節並沒有流傳,所以我來得真是時候,怎能錯過這親眼觀看的機會?我跟波斯人道辭,他們帶著這麼多貨物,肯定無法跟我一起行走。他們的頭頭想給我些錢,被我拒絕了。然後他拿出一串晶瑩通透的瑪瑙臂珠,定要塞進我手裡,我只好收了。
跟波斯人分手後,我隨著湧動的人群,向西門走去。西門上臨時搭了看臺,裝飾著大片大片的紅色黃色幃幕,環飾著鮮花,上面坐著衣裙鮮亮的男男女女,雖然看不清,也能肯定是龜茲王室和貴族。我被人擠著出了西門的邊門,被迫往城門外走了幾十步,終於找到一小片能立足的地方,踮腳往裡看。紅色的地毯鋪了有百來米,直到西門的大門口。這時人頭突然湧動,我趕緊跟著眾人的眼光向城門外踮腳探頭,只見兩輛一模一樣的巨型四輪車,足有四五米高,裝飾得像個富麗堂皇的殿堂,垂著黃色的幡蓋。我曾在西門外大會場上見過的佛陀像立在車中,旁邊還有兩尊小一些的菩薩像。佛像都是金銀塑身,身上穿著複雜的黃色衣裙,戴著珠寶首飾。
車子緩緩向西門駛來,到地毯處停住。這時只見穿著盛裝新衣的龜茲王白純從看臺上走下,脫掉王冠,赤足捧一柱香高舉過頭頂,走向佛像。他看上去老了不少,體態又臃腫了許多。突然,我入定了,那個伴在白純後面身姿挺拔的人,那個著金絲袈裟氣度非凡的人,是他!